ID: 22884134

高考思想政治二轮复习知识专题十五辩证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7019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思维能力,教师,答案,练习,课件
    (课件网) 专题十五 辩证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 体系构建 命题趋势 体系构建 命题趋势 1.结合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或者生活实例,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辩证思维特征的理解以及综合应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我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综合考查考生运用辩证否定观和认识的历程,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依托生活实例或者科技创新成果,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超前思维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题精练 夯实基础 考向一 辩证思维 1. (2022·山东高考)科技赋能北京冬奥令世人惊叹。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全球范围内还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北京冬奥会为推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提供了契机。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体现出北京冬奥组委(  ) 知识点一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①运用超前思维,创造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 ②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 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环保轴心进行思维收敛和集中 ④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判断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创造其发展趋势,①说法错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②④符合题意。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扩散、辐射,而不是进行思维的收敛和集中,③说法错误。 向二 理解质量互变 2. (2024·山东高考)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厨师恰当把握火候,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医生准确把握剂量,才能让药品发挥效用。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求异法 ②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③“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 ④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度”的共性,上升到了思维具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当里面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共变法,不是求异法,①排除。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②正确。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坚持适度原则,③正确。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④错误。 3. (2023·重庆高考)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 高考一般会结合人工智能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质量互变理解和综合应用。 一个集知情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 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意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的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