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4794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8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庄子,北冥,二则,下册,八年级,语文
  • cover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北冥有鱼 导入: 导入: 1.和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的联想: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鹏抟鹢退[péng tuán yì tuì] ,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鹏路翱翔[péng lù áo xiáng] 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鹏抟九天[péng tuán jiǔ tiān] 比喻人奋发有为。 志高鹏远,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一定会象大鹏一样飞的高远。 鲲鹏展翅/大鹏展翅,形容很有气势的姿势或者是动作。 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杜甫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 岳飞:字鹏举。《西游记》:大鹏金翅雕威力无穷。 2.有一个人的一生和鹏有关,看注释,了解他。 他第一次在文学中引入了大鹏,他的主要思想也和大鹏有关。 庄子(约前369—286年)名周,宋国蒙(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者著作,现存33篇,包 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外篇中的《秋水》。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战国乱世。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同时代的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便探求个人在黑暗沉重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之境。 任务一: 1.结合下面助读资料,诵读课文,找出本文想象句,并概述其想象内容。 助读资料: 《山海经》中的异兽记载为大鹏提供了直接灵感。《海内北经》描述的「禺疆」(北海海神)是人面鸟身、践蛇珥蛇的巨神,其形象与《逍遥游》中「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高度相似。 《列子 汤问》更明确提到「鲲化为鹏」的传说:「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示例: 延续了《列子》的想象句: 体积硕大: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自己新增的想象句: 鱼鸟转化: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定期长途迁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迁徙方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视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补充说明: 《齐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志怪典籍,虽已失传但其影响深远。 《庄子》中的唯一直接记载。 古人有六月海动。其时,大风呼啸,海水沸腾,声闻数里,惊天骇地。 总结:庄子想象雄奇壮阔。 任务二: 1.再读课文,将课文分层,梳理“鹏程万里”的步骤及对应步骤中大鹏的形象。 示例: 第一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的活动: 鱼鸟转化。 鹏的形象: 体形硕大,气象磅礴。 第二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鹏的活动: 远途迁徙,击水三千,高飞九万里,借风高飞 鹏的形象: 不畏艰险,力大无穷,志存高远,选择合适时机,善借外力 第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