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9.1.2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9.1.2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分式》的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后续分式变形、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理论基础。教材通过算术中分数的基本性质,采用类比方法给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接受难度较低,但透彻理解需结合具体应用。该内容与小学分数知识形成衔接,同时为后续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奠定基础,其核心地位体现在对分式化简、变形等运算的支撑作用。例如,通过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非零整式保持分式值不变的性质,可实现分式的恒等变形,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具备分数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但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需经历从具体数值到代数表达式的抽象过程。学生常见问题包括:未考虑乘除整式是否为零、仅对分子或分母部分变形、因式分解能力不足导致公因式提取错误。此外,部分学生存在知识遗忘现象,如因式分解技巧生疏,需通过复习巩固。教学过程中需通过具体实例(如分蛋糕、调配溶液)建立直观感知,并采用分步讲解、小组合作、多媒体演示等方式突破抽象思维障碍。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表述分式基本性质,并运用该性质完成分式化简、变形等恒等变形操作。 2.通过类比分数基本性质,掌握类比思想方法,培养逻辑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性质进行分式变形,需关注“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不为零”等关键条件,避免出现仅变形分子或分母的错误。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完成下面等式的填空,并说出从左到右变化的依据: ( ) ( )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活动1: 认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导入有利于衔接新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99页 思考:与分数类似,分式有相同的性质吗? 【归纳】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 都是整式,且≠0). 例2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 ; ; .学生活动2: 认真思考,探究分式的性质 认真听讲,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独立完成习题,合作交流活动意图说明:联系学生平时已经学过的类似的知识或者相似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经验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的知识。环节三:牛刀小试教师活动 1.填空: (1); (2); (3); (4). 教师讲授:,,, 注:适当的将分子进行因式分解。 2.下列等式从左边到右边是怎样得到的? (1) (2) (3) (4). 教师讲授: 解:(1). (2). (3) (4). 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 2.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学生活动3: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习题后合作交流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习题后合作交流 学生认真听讲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例题的教学理解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把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论的用途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环节四:课堂总结教师活动4: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 都是整式,且≠0).学生活动4: 学生跟随教师对学习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