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9141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写作特点分析(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73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写作特点分析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过年的花炮和花灯 肖复兴 ①我们中国传统过年,讲究放花炮和挂花灯。一是震天的声响,一是绚烂的灯光,有声有色,从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热热闹闹,将春节这一幕大戏渲染殆尽。 ②除夕之夜,花炮最响,响彻长夜,一直到黎明,有着驱除陈年旧疾辞旧迎新的古老底蕴。这种辞旧迎新,是人们之所以要过年的传统之意。 ③花炮多种多样,没钱的人放小鞭,放小人花;有点儿钱的富裕主儿,放二踢脚,放窜天猴。小人花,是一种很小的花,点燃之后,火花四射,不过,很快消失。二踢脚,是点燃之后,在地上响一声,蹦到半空中再响一声。“窜天猴”,是一种礼花,长长的,燃放之后,火箭炮一样飞出,色彩缤纷的礼花,在夜空中盛开一朵或几朵,此起彼伏,犹如四散倒垂的菊花。 ④老北京,最讲究放花放炮的,得属放花盒子。花盒子是一种把烟花、鞭炮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相互的功能整合一起,算是花炮的升级版。它像是多层宝塔,每放一层的时候,呈现出的礼花色彩纷呈各异,还会从中飞迸出一幅大喜字,类如福禄寿喜之类的拜年话。当年北京城做花盒子最有名的店铺,叫吉庆堂。掌柜的曾专门为慈禧太后做过花盒子,进宫里放过,因此被赐为六品顶戴内廷供奉。他最得意之作,是做了一个9层高的大花盒子,那花盒子里绘有彩画,内含机关, 一层层并非一般的花盒子只是单摆浮搁的热闹,彼此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它的一层层却是如链条一样,前后紧紧连接起来,就是一整出连台本的大戏,点燃之后,每一层纷纷升腾,一层落下的是戏里的一个场面,这个场面和下一个场面犬牙交错一起,如层层剥笋,如环环相扣,如叠叠生波,最后是一团团灯火灿烂。那场面,别说让老佛爷看呆了,搁到现在,就是想想,也是分外绚烂夺目,令人向往的。 ⑤在老北京过年,少不了挂灯笼。挂灯笼,也还有驱邪避灾之意,灯笼是要彻夜点亮的,这样的意思就更加明显,因为包括病灾人祸等一切的邪气,都是在暗中行走,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灯笼,可以替我们照亮它们,驱赶它们。 ⑥我家再不富裕,我爸我妈也要买张彩纸,把屋里的电灯泡包裹起来,让它们变成彩灯,这才有点儿过年的味儿。 ⑦那时候,那么多灯,只知道看热闹,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认识的,只有一种叫做“气死风”,一种是走马灯,觉得这两种灯已经很高级了。 ⑧“气死风”,只是一种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提灯。说它“气死风”,是说你提着它怎么跑,风也吹不灭,不过是夸张而已。这种纸做的灯笼,跑不了多久,只要风稍微一大,里面的蜡烛一歪,灯笼就着了。不过,这种“气死风”,一般物美价廉,有各种图案和造型,其中金鱼灯最受老幼欢迎,老人图它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孩子则图它好看玩着痛快,即使最后被风吹得呼呼地燃着成一个火球,也会让孩子在大呼小叫中获得一种难得的快乐。 ⑨走马灯,见过我们大院里有钱人家的孩子买过玩。那种灯里面有一柄纸伞,用铁丝绑着,可以转动。这是因为蜡烛点燃后,造成冷热空气流动,灯笼便不由自主地转动不停,显然比我们糊的灯笼要强很多,有点儿技术含量,一般人做不来。大了以后,读到《燕京岁时记》,才知道走马灯有大有小,小的有4面,大的有9面和12面。大者灯的四周可以工笔细描画着西厢红楼,如旋转舞台,成为连贯的一出戏,只可抬头观赏;小者才是我们大院孩子提着满院跑。 ⑩得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简单的一盏盏灯,在手艺人的手里,可以变化万千,展现着丰富无穷的想象。 在这里,人们已是看灯不是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在灯里面了。缤纷的灯光幻影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包括审美、性情、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