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材料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奋斗,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同时也在为下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当家做主梦】 材料一 【国家富强梦】 材料二 这次会议终于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 【祖国统一梦】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共筑复兴梦】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实施的哪一基本方针?请列举一个成功运用此方针解决问题的实例。 (4)依据材料四指出,什么是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2.2025年3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再度宣扬所谓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极力渲染所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定为所谓“境外敌对势力”。这种挑动两岸敌对仇视,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在岛内制造“绿色恐怖”的分裂行径,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岸关系源远流长,从夏代的“扬州之域”说、春秋战国的越人迁台说、秦代的“瀛洲”说、西汉的“东鲲”说、三国的“夷洲”说、隋代的“流求”说、唐代施肩吾居澎湖说来看,虽然还称不上是主权的确立,但确是一种“历史联系”,一种主权的发生,从而为中国政府对台湾行使主权奠定了基础…… ———摘自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 材料二:郑氏投降后,在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时……施琅认为,“土地千余里,户口数十万”,“土地肥饶,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边疆)”。这是很高明的见地。康熙帝采纳了施琅的正确意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台湾问题原是不存在的,但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是因为国民党发动内战,失败后逃至台湾,二是因为西方势力的干涉和插手,在其性质上属于中国内政。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因素,使得台湾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饱受国际势力的干涉。自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余年…… ———摘自王梦《“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历史上两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历史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台湾“行使主权”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施琅的观点。并分析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管理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台湾问题”,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摘编自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1)据材料一,唐太宗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