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9664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选择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420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祖国统一,选择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选择题 1. 某同学在利用历史笔记复习时看到下列内容。该同学复习的内容可能是( )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洗雪了百年国耻 A.社会生活的变迁 B.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新中国出现了三个“区”:“特别行政区”是为解决港澳台问题;“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三“区”的出现体现了( ) A.一国两制,国家统一 B.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科技进步,推动发展 D.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3.1997年7月1日的一篇新闻报道中说:“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将米字旗插香港岛,今天五星红旗在此升起。”报道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 C.鸦片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 4.每年除全国法定节假日之外,云南省大理州还有两个独属于自己的节假日,即“三月街”民族节和自治州成立纪念日。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5.2025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外交记者会上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这表明( ) A.海峡两岸的意识隔阂彻底消除 B.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台湾地区民众胸怀民族大义 D.两岸交流往来受国际局势影响 6.2000年至2008年,澳门人口从43万增加到54万,土地面积从21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人均GDP从1.4万多美元增加到3.9万多美元,增长2.7倍。这直接得益于(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B.海峡两岸关系的密切 C.澳门回归祖国 D.“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 7.邓小平曾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由此可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中英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新华社澳门2024年12月1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下午乘专机抵达澳门,出席于20日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其中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 ) A.抗美援朝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9.下列图表中的经济发展趋势充分证明了( ) 1997—2019年香港生产总值 1999—2019年澳门生产总值 A.“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性 B.“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可行性 D.“求同存异”方针得到认同 10.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2005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强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九二共识” 11.归绥(归顺、安定之意)和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1951年,政务院下发专门文件后地方政府分别将它们改名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和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这些城市名称的变化表明我国( ) A.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B.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 C.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D.实行了地方政府自治 12.它构筑了现代中国既大又强的国家结构特征,不但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有力地维护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在国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遗产,在理论上至少具备“大一统”“民族自决”和“地方自治”三个源流。这一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民主集中制 13.下列歌词共同反映了( ) “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