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 把握逻辑规则 纠正逻辑错误 拓展思考 挖潜能 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规则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本单元的知识议一议。 提示:逻辑思维过程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的。 只有做到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精确进行推理,思维才能合乎逻辑的要求。准确把握概念,就是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学会用定义和划分的方法来明确概念。正确运用判断,就是要深刻理解不同判断的具体结构及其逻辑特征,学会在不同的思维环境中正确地运用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精确进行推理,就是要认真辨别不同前提的逻辑性质,区分不同推理的基本规则,努力保证演绎推理结论的必然性,提高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澄清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清理矛盾、合理论证、辨识谬误、纠正错误,是逻辑思维的题中之义。学习形式逻辑,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理性思维的素养和科学思维的水平,也有助于培育我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体系构建 巧梳理 核心要点 再归纳 1.概念 (1)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属种关系或者种属关系;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2)明确内涵的方法:下定义。 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3)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2.判断 (1)性质判断 ①构成: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②种类: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单称肯定、单称否定判断。 (2)关系判断 ①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②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3)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全真才真,有假则假) (4)选言判断 ①相容的选言判断逻辑性质:有真则真,全假则假。 ②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逻辑性质:有且只有一个真为真;全真全假皆为假。 (5)假言判断 ①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前真后真;后假前假。 ②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前假后假;后真前真。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前真后真,前假后假,后真前真,后假前假。 3.演绎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规则 ①不改变联项(不变)。 ②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变)。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不变)。 (3)三段论推理的规则 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 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犯“四概念”的错误。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