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中考生物专项测试卷(二)(共160分) 一、选择题(15题,共45分) 1.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的一颗圆柏,树龄约2015年,是浙江省现存第一古树,种植于西汉末期。该物种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25年1月,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红河州发现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红河鱼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 B.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完成受精 C.幼体水生,用鳃呼吸 D.成体以肺呼吸为主,皮肤湿润辅助气体交换、 3.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4.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著竹的叶子,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5.现在果园里很多水果外面都套有一个袋子,如图所示。这些袋子既能够保证水果健康,也能保证水果质量。小科尝试做了如下实验:在开花前,完金剪掉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可能出现的是( ) A.甲能结果,乙不结果 B.甲不结果,乙能结果 C.甲、乙均能结果 D.甲、乙均不结果 第5题图 第6题图 6.若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种群数量如图所示,在这四种生物中最有可能是生产者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预防诸病...常习不唾地(公共场所禁止随地吐痰)...”这一倡议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下列各项与之同属一类预防措施的是( ) A.对餐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B.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C.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以下是健康人正常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在①②部位发生了重要生理作用,“·”表示某种成分。能模拟葡糖糖在肾单位中运动过程的是( ) 9.进化树可以直观地反映生物的进化历程以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如图为人猿总科的部分进化树示意图,由此可知,与我们智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东部大猩猩 B.长臂猿 C.西部大猩猩 D.倭黑猩猩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正确操作显微镜是一项重要技能。结合光学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安放:将显微镜放在身体正前方,镜臂接近光源 B.对光:转动结构4,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调节7至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C.调距:眼睛注视3,转动2,使镜筒慢慢下降至看到物像 D.观察:双眼睁开,左眼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物像画在纸上 11.对如图四种活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核 B.都有细胞壁 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都能进行细胞分化 12.兴趣小组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树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现象会更明显 B.区域②变红说明②是运输水分的部位 C.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13.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的开放系统,其体内物质在不断地进行交换与转化。下列选项中物质甲经过某项生理活动产生物质乙的对应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生理活动 物质乙 A 蛋白质 小肠的彻底消化 氨基酸 B 葡萄糖 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气 C 氧气 叶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D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尿液 14.如图所示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图中符号①②表示气体交换,③④表示其它物质交换。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