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9.2.2 分式的加减(2)》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9.2.2 分式的加减(2)》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分式》的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位于分式乘除之后,是分式运算的核心板块之一。本节课重点突出类比思想,将分数加减法则迁移至分式运算,同时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如异分母分式通分)。教材编排注重运算步骤的规范性,强调结果需化为最简分式,为后续分式方程及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掌握分式基本性质、约分及同分母分式加减,但异分母分式加减存在以下障碍: 1)通分时最简公分母确定困难; 2)分子为多项式时运算符号处理不当,易漏括号; 3)结果未化简为最简分式,未约分。 此外,学生易混淆分式加减与乘除的运算规则,需通过对比练习强化理解。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分式加减法则。 2.熟练完成同分母与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3.在规范运算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同分母的分式及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同分母的分式及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问题1:如何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一般步骤: (1)找系数; (2)找字母; (3)找指数; (4)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将各分母分解因式,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5)若分母的系数是负数,应利用符号法则,把负号提取到分式前面. 问题2:分式的加减法则是什么?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即.学生活动1: 认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复习回顾如何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认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复习回顾分式的加减法则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导入有利于衔接新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环节二:例题探究教师活动2: 探究一: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教材第110页 计算:(1); (2)+. 解:(1)原式 ====. (2)原式 ==. 【注意事项】 1.分子是多项式时须根据情况打括号。 2.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3.分母互为相反多项式时,可改变分式的符号或同时将分子分母乘1。 探究二: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教材第110页 例5计算:(1)+; (2)-. 解:(1)原式= =. (2)原式=+====. 【注意事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运算中要适当约分。 探究三:分式与整式相加减 计算:+x1 解:原式= . 【注意事项】 如果一个分式与一个整式相加减,可以把整式的分母看成1,先通分,再进行加减运算。学生活动2: 认真思考,探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认真听讲,了解注意事项 认真思考,探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认真听讲,了解注意事项 认真思考,探究分式与整式相加减 认真听讲,了解注意事项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例题的教学理解和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把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论的用途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环节三:课堂总结教师活动4: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即. 注意事项 1.分子是多项式时须根据情况打括号。 2.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3.分母互为相反多项式时,可改变分式的符号或同时将分子分母乘1。 4.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运算中要适当约分。 5.如果一个分式与一个整式相加减,可以把整式的分母看成1,先通分,再进行加减运算。学生活动4: 学生跟随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