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4421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359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8课,北宋,政治,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第二单元 宋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新课引入 陈桥驿系马槐 陈桥驿位于今河南新乡封丘,那里的一个院落里有棵古槐树,被称为“系马槐”。据说它是赵匡胤用来系战马的。槐树旁竖立着一块石碑,写有“宋太祖黄袍加身处”。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统帅,又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当上北宋皇帝的?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目标展示 课标要求:认识北宋的建立及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史事之间的联系。 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分析其得与失,进一步总结古代王朝兴衰的规律。 了解王安石、范仲淹改革变法的决心,认识我国具有求变、求新、与时俱进的传统,以及改革充满曲折与艰辛。 宋朝的建立及统一,王安石变法的过程。 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一 新课学习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学生阅读“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 1.说说陈桥兵变 2.宋朝建立的三要素是什么? 3.了解宋太祖采取什么策略实现北宋的统一?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壹 任务:阅读P44页,说说陈桥兵变的事实,宋朝建立的三要素是什么? 2、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 1、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陈桥兵变 960年 开封 赵匡胤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壹 任务:阅读P44页并观察地图,说说宋太祖采取什么策略实现北宋的统一? 结果:陆续消灭南唐等割据政权,979年,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北宋的统一: 北方 南方 辽国、北汉 割据政权 在这两大方向中,宋太祖会首先解决哪一个方向?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979年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壹 任务:对比唐朝与北宋的疆域图,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3、北宋的统一: 我们只能说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但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取得,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因此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 注意:北宋没有实现统一全国,只是局部统一 北宋的统治区域远小于唐朝。 时代特点:民族政权并立 目标问题导学任务二 新课学习 学生阅读“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一子目内容,相关史事及课本插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知识点。 1.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2. 知道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都有哪些? 3.知道宋朝崇文抑武方针及影响?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集权的加强 贰 任务:阅读课本45页,梳理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 阅读分析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政权不断更迭,争战无休无止?我想要停止战乱、让国家长治久安,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镇太重(武将专权),君弱臣强(地方权大,中央势弱)“外重内轻” 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背景: 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节度使、丞相的行政权力。 地方财权,取消节度使的税收权力 节度使的兵权 中央集权的加强 贰 方针: 目的: 崇文抑武 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军事方面———收精兵:①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②任用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