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5141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14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99504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课件,14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依据: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地位: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五个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7第一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最晚) 5、意义: ①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②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繁荣与发展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4、战略上: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加强经济建设;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民族文化;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0世纪初,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战 温故知新 早 中 晚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 壹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60《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为期99年 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dàng) 仔岛和路环岛 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1553年 1557年 19世纪五 六十年代 1887年 1949年渡江战役,国民党败退台湾,至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壹·“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 2.含义 3.地位 邓小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和基础) 国家的主体地区 港澳台地区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 权,实现祖国的统一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 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含 义 地位 贰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贰·香港回归 材料: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年9月24日) 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 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对 恢复行使主权。 1984 1997 7 1 香港 P67 P65 P77 P90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③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⑤中英(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 ④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贰·香港(澳门)回归原因 贰·澳门回归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0时0分0秒 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对 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1987 1999 ①标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12 20 澳门 叁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回归 推动 贯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新时代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 的构想 1.提出 2.含义 邓小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