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748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3.12《学做家务活》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0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46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一年级,下册,3.12,学做家务活,1课时
  • cover
《学做家务活》 第1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课要培养核心素养总目标中的:“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宽厚正直、自强自律、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段目标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爱劳动,知道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学段内容中的“尊敬父母长辈,体贴家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卫生环境”“乐于探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想办法解决,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中的第十二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做家务的乐趣与自豪,培养主动做家务的习惯”。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 板块“我做过的家务活”引导学 从“做过———会做———坚持做”三个层面回顾反思自己承担家务的状态,并以“摘苹果”的趣味方式总结学生做家务的状况,让学生体会到做家务需要学习,只有真正会做家务,才能体会到做家务的快乐与光荣。第二板块“做点 家务很不错”让学生交流做家务的动机和意义,感受做家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做家务的乐趣和自我成长进步,愿意持续学习并坚持做好家务。第三板块“再来学 招”从学生交流叠 服、教师演示系鞋带入 ,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更多的家务劳动方法,获得做家务的自信。第四板块“这时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采用“家务劳动提示表”等 法解决做家务时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坚持做家务的好习惯。四个板块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逐步深化。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二个栏目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家庭角色认知,能说出“爸爸做饭”“妈妈扫地”等具体分工,但对家务劳动的意义缺乏系统理解,常将家务视为成人专属任务;思维具象化特征明显,能模仿擦桌子、摆碗筷等直观动作,但难以自主关联劳动行为与家庭责任的关系;存在“被动服务”思维定式,习惯接受家人照顾,尚未形成“我也能分担”的主体意识。精细动作处于发展阶段,可完成折叠毛巾、分类玩具等简单劳动,但需要分步示范与及时鼓励;劳动持续性较弱,容易因任务重复性丧失兴趣,需设计趣味化、情境化的实践形式;半数学生存在“选择性劳动”现象,更倾向参与烘焙等趣味家务,逃避倒垃圾等日常事务。80%学生表达“想帮妈妈”的朴素愿望,但缺乏具体行动策略与方法指导;对劳动价值认知片面,部分学生将家务与物质奖励直接挂钩,需强化情感联结;遇到整理书包等个人事务时,仍有依赖家长代劳的现象,自主管理意识待培养。所以需通过具象化情境将抽象责任转化为可操作行为。 二、教学目标 1.懂得做家务是爱 母长辈的表现,为自己会做家务感到自豪,形成热爱劳动、体贴家人的价值观念。 2.感受家务劳动的乐趣与 我进步,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形成勤劳、负责、 主、自立的良好品格。 3.乐于向同伴、家人学习做家务的方法、在实践体验中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懂得做家务是爱 母长辈的表现,为自己会做家务感到自豪,形成热爱劳动、体贴家人的价值观念。 2.教学难点: 感受到做家务的乐趣,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掌握 些家务劳动的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一、游戏导入,引发兴趣(4分钟) 1.导入:在正式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特别有趣的小游戏,名字叫做“我比你说”。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图片中的行为,台下的同学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展示图片 预设:拖地、浇花、洗衣服。 3.小结:没错,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务活。 认真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