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400

7.1基础有机化合物-烷烃 教学设计 (表格式)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32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第二,必修,2019,人教,化学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基础有机化合物-烷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烷烃”是《新课标》中必修课程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中二级标题“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通过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对有机物结构特别是甲烷的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并学习了烷烃、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之后,进一步以甲烷为模型学习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取代反应作为新的有机反应类型,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烷烃:天然气、凡士林、石蜡等入手,让学生体会烷烃的物理性质,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再基于对甲烷的认识,引出烷烃的稳定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最后重点介绍取代反应,通过比较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原因认识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本节课位于人教版新教材(2019年)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旧人教版在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中,先学习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通过学习甲烷的结构已经性质,对有机物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再引出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与旧人教版相比,新人教版则是以“有机物种类繁多”为切入点,先着重介绍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并通过资料卡片介绍实验模型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有机物的结构,接着先从结构角度,介绍了烷烃的概念,并引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再介绍烷烃的性质,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研究有机物要从结构入手的观念,也深化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观念。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在学习这一章有机化合物之前,又较系统地学习了无机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也对“结构决定性质”有了一定认识,为学习有机化合物奠定了一定基础。在上一节课中,学生认识了有机物,并通过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了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对烷烃的概念、元素组成以及结构也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对于有机物的性质还没有涉及,还不知道有机物特有的反应类型。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认识烷烃的命名法和同系物的概念,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辨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2)通过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从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角度探析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写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难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寻找。 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对甲烷的性质探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认知模型的构建和符号表征的理解。2.通过对甲烷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以及“性质决定用———观念。3.通过类比甲烷的性质,推出烷烃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概念归纳运用能力。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甲烷的空间结构知识,提出问题:甲烷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决定它有什么样的性质?内容 2:教师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经过分析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内容 3:教师提供关于几种烷烃的物理性质的数据资料,让学生分析出烷烃的状态、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变化规律。学生活动11. 进一步认识甲烷的空间构型,并深入学习“球棍模型”和“空间充填模型”的特点。2. 阅读材料,通过思考问题,结合材料,提炼出甲烷的物理性质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展示,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给学生展示表格资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认识到烷烃的物理性质。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在决定性质中的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