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整体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从物质类别的视角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单元课时数 2课时 课程标准模块 课标分析———内容要求:“钠及其化合物”属于主题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4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6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结合实例认识金属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的性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课标分析———学业要求: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钠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 2.能列举、描述、辨识钠及其化合物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主要化学性质。 3.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4.能利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相关实验方案。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路径。 5.能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它们的常见方法。 6.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课标分析———学业质量要求: 1-1 能运用原子结构模型说明典型金属元素的性质。能对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 2-1能从物质的微粒方面说明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能分析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2 能设计物质转化的方案,能运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的转化,能说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从物质类别的视角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主题概述 主题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 2.金属具有的通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活泼金属都能与酸或盐溶液反应。 3.物质分类,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发展需求: 1.认识有特性的活泼的钠的性质 2.从元素观、分类观认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异同 3.认识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困难障碍: 1.认为金属的硬度都很大 2.认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产物只有一种 3.认为金属都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4.认为活泼金属一定能把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认为过氧化钠也是碱性氧化物 6.认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现象一样 7.不能很好的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开放性学习环境 虚拟环境:PPT课件、鸿合多屏互动系统、实验视频 物理环境:钠与氧气、水,过氧化钠和水实验器材。 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焰色实验器材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钠的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 2.通过类比预测Na2O2和H2O反应的产物,体会实验现象预测—实验—解释—得出结论的过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通过小组实验对比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道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4.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培养学生变化观念。(变化观念) 5.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