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阐明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科学探究)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的特征 (1)结构平衡。 (2)功能平衡。 (3)收支平衡。 3.负反馈是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4.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教材梳理 1.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的_____处于_____的一种状态。 (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①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_____保持相对稳定。 ②功能平衡:_____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③_____: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知识点一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 各组分 生产—消费—分解 收支平衡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_____。这一调节机制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_____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_____。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存在使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即生态系统具有_____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3)原因:生态系统具有_____。 (4)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 负反馈机制 信息 减弱 保持稳定 维持或恢复 自我调节能力 有限的 判断正误 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2.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会有波动。( ) 3.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则保持相对平衡。( )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恒定不变的。( ) √ × × × 核心探讨 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资料1 在一片草地上,如果兔大量增加,草就会被大量啃食,于是兔之间对食物等资源的竞争就会加剧,导致兔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减少;同时,捕食者狼因食物(兔)丰富而数量增多,它们会捕食更多的兔。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兔的数量又会恢复或接近原来的水平。 资料2 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 (1)资料1中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什么调节?尝试用文字、线框、箭头等描绘上述调节过程。 提示:负反馈调节。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2)资料2中的调节过程属于什么调节? 提示:正反馈调节。 (3)资料1和资料2所反映的调节方式,哪一种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提示:资料1所反映的调节方式即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核心归纳 反馈调节的类型及比较 项目 负反馈调节 正反馈调节 作用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 使生态系统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发展 结果 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项目 负反馈调节 正反馈调节 实例 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说明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