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097

9.2《项脊轩志》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695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项脊轩志,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项脊轩志 吾妻死之年年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学习目标 1 . 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 3.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来 表达深挚的感情。 4. 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 、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归有光,字熙 甫,号震 川,世称“震川先生” , 又 号项脊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 人,明朝散文家。 他崇尚唐宋古文,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 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 一 ”。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在散文创作上很有造诣,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 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其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沧浪 亭记》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 作者介绍 5岁,开始读书; 8岁,母亲周氏去世; 17岁,祖母夏氏去世; 18岁, 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 20岁,考中院试第一名,之后参加乡试五次落第; 24岁,娶母亲生前为他定亲的女子魏氏; 25岁,生下一女,看到女儿想起母亲,与魏氏环抱而哭,写 下了《先妣事略》; 28岁,发妻魏氏去世; 29岁,和滕妾寒花(魏氏婢女)的女儿出生; 作者介绍 30岁,娶第二个妻子王氏; 32岁,久病卧床,寒花亡,写下了《寒花葬志》 ; 33岁, 重新拿出《项脊轩志》,补写最后两段; 35岁,考中举人第二名,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 43岁,长子去世; 46岁,继室王氏去世; 47岁,娶第三任妻子费氏; 48岁,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备倭事略》等; 60岁,考中三甲进士; 64岁,留掌内阁制救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 66岁,因劳累过度而抱恨病逝。 写作背景 归家家 族曾经 一 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 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25岁时就丢下三 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 彻底家道中落。 也许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体验人间艰 苦 ,开始奋发攻读 。 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 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 门 庭。但是他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冷遇,使得 他更加珍视家人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 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 写作背景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明世宗嘉靖 三年(1524),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对所居项脊轩 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 描 述 ,表 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 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 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自己33岁时,又为这篇 散文增添了补 记。 作者家书斋名。 ①言其窄小:如人颈脊之间般; ②追念祖先:其先祖归道隆曾 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③以此自勉:项脊是撑起一个 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自号项 脊生,立下通过读书撑起家族 荣耀的志愿。 文体的一种。 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 感的一种文体,散文的 一种。表达方式灵活、 内容丰富。 多用于记录人、事迹, 如墓志、人物志等。 题解 项脊轩志 轩 xuān 渗漉 lù 修 葺 q ì 垣墙yuán 栏循shǔn 偃仰yǎn 迨 dài 异爨cuàn 阖门 hé 长号háo 扃牖jiōng you 象笏hù 呱呱gū 老妪yù 先妣bǐ 中闺guī 扉 fēi 兀坐 wù 庖 páo 栖 于 q ī 啸歌xiào 万籁 lài 姊妹zǐ 读文正音 初读感知 1.作者写到一 家几代的哪几位亲人 一 家三代,母亲、祖母、妻子、乳母。 2.行文中哪一 句话,概括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