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796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题复习:散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74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学期,期末,专题
  • cover
散文阅读 (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榆树情怀 刘文波 ①“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小时候读韩愈的《晚春》,觉得灰头土脸的杨花榆荚也跟着缤纷的桃李斗春比美赶热闹,委实有点儿自讨没趣。百花如淡妆浓抹的当家花旦,是春的主角,怎么都好看。而榆树则是年老色衰的老旦,再怎么卖弄也是忸怩作态。 ②然而,待到饥肠辘辘之时,母亲们端出一碗青绿爽口的榆钱儿粥,或者是一筛子榆钱儿饭团子,孩子大人们没有不欢呼雀跃的。榆钱的实诚只有用肚子来评价才有说服力。这让原先低看了榆钱儿的我们,自觉口是心非了,哪有占了人家的好处还低贱人家的,那就是乡里人骂的白眼狼了。榆钱儿貌丑却可充饥,如同沐着烟火过日子的乡下娘子,浆衣做饭,理家耕织,样样上手,将寡淡的日子调理得有条不紊。 ③在乡下,到处都可以看到榆树的身影。没有杨柳的婆娑风姿,没有松柏的挺拔高俊,榆树像是忙完农活的农人,或蹲或踞,毫不起眼地散居在茅屋草垛之间。榆树跟农夫一起吐纳山川四时之气,渐渐长得阴郁繁盛。人们会在某一个春天发现,那一树榆钱儿,吐绿绽翠,胜却繁花无数,出落得毫不俗气又毫不张扬。井台农田、房前屋后,因为有了它,像极了一幅幅养眼养心的中国写意水画。榆树是农人质朴的芳邻。 ④榆树长得慢,而且木性坚硬,难砍难伐。所以在乡下被称作“榆木疙瘩”。但“榆木疙疼”如似乎有着属于它自己的一份灵气与神性,因此,比起榆木比其他矫情的树更能接近神祇。早期的榆木家具多以供奉为主,宽厚坚韧的榆木被做成祠堂庙观里的供桌、供案,成为最接近神灵的宠儿,传达倾听着虔诚的人们发自肺膝的与神灵的低语,而且在木匠眼里,榆木因其木性坚韧、材幅宽大、变形率小,实属上好的木材,与南方的榉木有“南榉北榆”之称,榆木成了世人眼中的美男子。 ⑤榆树就这样贴近着庄稼汉的日子,并让日子有情有义。 ⑥生活中有些迂讷笨拙之人,固执不开窍,让人急不得躁不得,因此也被叫作“榆木疙瘩”。其实,“榆木疙瘩”是掏心窝子的实诚,是 ,是有情有义的灵性。最浮躁的往往最肤浅,最内敛的往往最深挚:张扬浮照来经不起时光的磨洗,只有默默无闻、恪守质朴才能恒久长远。这一点,榆树以自己的生前身后事,向误读它的人们做了颠覆性的告白,而且做得比任何树和人都好。 (有改动) 1.文末说“这一点,榆树以自己的生前身后事,向误读它的人们做了颠覆性的告白”,它的“颠覆性告白”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2.文章开头引用韩愈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将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空白处补充完整,使之构成排比句,并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4.同为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本文和《一棵小桃树》在托物言志的具体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2-23七年级下·山东济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天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