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 植物的根系、根的吸水和失水(1) 夯实基础巩固 1.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根系 C.根尖 D.根毛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根的功能的是( ) A.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 B.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C.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D.在土壤中制造有机物 3.关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大量根毛 B.根毛细胞壁薄 C.根毛液泡大 D.根毛细胞质多 4.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根对茎和叶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明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是根尖的( ) A.分生区 B.根冠 C.根毛区 D.伸长区 5.如图所示为蚕豆和玉米根系生长示意图,不同植物根的组成具有不同的特点。 (1)蚕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一条明显发达的根叫_____,其周 围陆续生出许多的根叫_____。这样的根系叫_____。 (2)玉米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向下伸长,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 续生出许多_____。这样的根系长成后像一把胡须,称之为_____。 6.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的名称为_____,其作用是_____ (2)B区的名称为_____,该区细胞具有很强的_____能力,所产生的细胞向左、右两侧生长并分化成为A区和C区的细胞。 (3)C区的名称为_____,该区的细胞不断生长后是否还会继续分裂 _____。 (4)D区的名称为_____,一些植物的根毛很长,可达数厘米。小明认为,这么长的根毛 一定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_____ _____ (5)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植物根系的生长分布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棵植物的根系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乙植物而言,你认为甲植物生存的环境应该是( )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温暖地区 8.如图所示为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装片时所看到的图像,下列对其判断及主要功能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吸收水和无机盐B.伸长区细胞,使根不断伸长C.分生区细胞,分裂产生根毛细胞 D.根冠细胞,保护根尖 9.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该实验证明了根毛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10.植物根尖的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其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1)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根属于_____。根尖根毛区是由_____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_____形成的。 (2)研究人员得到了基因改变的甲和乙两种拟南芥突变体。如图所示为基因未改变的拟南芥(野生型)及两种突变体的根毛数量情况,推测三者中_____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能力最强。(3)研究发现,生长在磷缺乏环境中的拟南芥根毛数量是磷充足时的3倍以上,说明磷缺乏条件会_____根毛的形成。 11.小丽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用油性笔在菜豆幼苗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线(如图 所示),然后进行培养。根据3天实验的情况,小丽大致画出了根尖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之初,小丽曾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将根尖分为几个区呢 到底是3个区,还是4个或5个区 最终小丽决定将根尖分为A、B、C、D四个区,其主要依据是_____ (2)实验中,小丽发现B区和C区都有较明显的生长现象,这两个区中哪一个区生长得较快呢 将第2天、第3天测得的B、C两区长度减去相应部位的第1天测得的长度进行比较是不合理的,因为第1天所标记的B、C两区原本就不一样长。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法是_____ _____ (3)为了实验更具科学性,实验时小丽同时做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