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1470

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5426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梁思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熟悉作者对于中国建筑的杰出贡献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4、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3、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探究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 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创者之一。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他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并参与了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 20世纪50年代,他因提倡新建筑使用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古长城而遭到多次批判,古长城被拆毁,他抚砖痛哭 20世纪50年代,因不能挽救完整牌楼街,他失声痛哭。 梁思成 林徽因是民国著名的才女,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挚爱了一生;让金岳霖守候了一生。 梁思成:“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了吗?” 作者介绍 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儿子,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 1、追求与成就: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工作。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写了中国第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其他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等。 2、主要建筑作品有:纽约联合国大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并参与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 人生经历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 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 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与林徽因携手走过的生活: 1924年共同赴美国学习绘画、建筑; 1930年到1945年,两个人共同走过了15个省份,考察勘测了两百多处古建筑; 共同发现了我国历史上仅存的两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五台山佛光寺; 共同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 共同保卫过老北京城墙,为保护北京古建筑与主持拆除工作的北京副市长吴晗发生过激烈争吵...... 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也是彼此成就的学术伉俪! 林徽因在佛光寺作测绘 讨论国徽的设计方案 梁思成 林徽因 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实地考察古建筑 人物关系了解 梁启超 林徽因 林洙(zhū ) 梁思成 夫妻 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梁从诫、梁再冰 夫妻(师生) 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第一任 第二任 父子 科普文 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说明的文章。 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 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特点: (1)简洁、准确(严谨)、周密(严密) (2)通俗、生动、有趣 (运用比喻、拟人、讲故事等方法) 如何体现准确性以及周密性? ①表示程度的轻与重、范围的广与狭、语气的推测与估计、数量的多与少以及方位的远与近等的词语的使用; ②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无歧义; ③引用的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等 说明文 背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 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