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辨易错 规避误区 02 易错易混点 常见酸碱性质的认识 典例 在学习HCl与Ca(OH)2溶液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知识网络图,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属于盐,“———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两者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小红同学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变为 色,滴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变为 色。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 (3)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图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易错辨析 (1)酸是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酸的通性: ①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例如:2HCl+FeFeCl2+H2↑) ③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3H2SO4+Fe2O3Fe2(SO4)3+3H2O] ④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盐。[例如:H2SO4+BaCl22HCl+ BaSO4↓] ⑤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2HCl+Ba(OH)2BaCl2+2H2O] (2)碱是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碱的 通性: ①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②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盐和碱。[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CO2+Ca(OH)2CaCO3↓+H2O] ④碱溶液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HCl+NaOHNaCl+H2O) (3)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 (4)中和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早备考 中考演练 03 常考点1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例1 (2024青岛)为缓解蚂蚁叮咬(释放出酸性液体)产生的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 ) 物质名称 柠檬汁 白醋 牛奶 肥皂水 pH范围 2~3 3~4 6~7 9~10 A.柠檬汁 B.白醋 C.牛奶 D.肥皂水 真题演练 1.(2024河北)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测得常温下四种不同土壤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pH=8 B.pH=7 C.pH=6 D.pH=5 2.(2023宜昌)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测定 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 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常考点2 常见的酸、碱及其性质 例2 (2022新疆节选)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 真题演练 3.(2024眉山)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甲)。在t1时快速注入第一种溶液,t3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t2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丙所示 C.t2~t3期间压强不变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已经反应完全 D.t3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4.(2024齐齐哈尔)在某次化学社团的活动中,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