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2395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176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第二章,一节,及其,化合物,单元
  • cover
(课件网) 钠及其化合物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录 Contents 学情分析 课标分析 教学、评价目标 教材分析 课时设计 作业设计 教材分析 01 PART 旧教材 新教材 新旧教材对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钠与水的实验)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实验,焰色反应)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一、活泼的金属钠 (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钠与水的探究实验)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的主要用途图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实验,科学史话: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3.焰色试验 研究与探究: 了解纯碱工业的生产历史 内容分析 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考虑到无机物种类较多,知识繁杂而琐碎,因此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建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从钠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再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既突出了物质的分类思想,又明确了研究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即单质—氧化物—碱———盐。在研究时,对每一类物质都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且单元涉及的化学反应还可为之前学习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感性材料。 可以说,教材在本节以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为载体,构建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为学生后续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单元知识在学习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02 PART 已经具有的知识 将要掌握的知识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接触了金属的研究方法,已经可以从金属活动性顺序入手,思考金属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学生已经学习过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钠的化合物知识。 物质可以由其性质和构成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分析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基于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理念,学习单质钠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运用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基础,掌握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建立分类观、转化观与元素观等化学学科核心观念。 课标分析 03 PART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主题2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2.4金属及其化合物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1.2科学探究过程 1.3化学实验 1.4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 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 5.1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 5.5化学应用的安全与规则意识 【学业要求】 【学业水平要求】 1-1能运用原子结构模型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对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能结合实例书写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能说明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 1-3能依据化学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完成简单的物质性质、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等实验;能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如实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形成初步结论。 1-4具有安全意识,能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能主动关心并参与有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赞赏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所作的贡献;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讨论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认识化学科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2-1能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明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能分析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