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升降台、单孔橡胶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玻璃导管、坩埚钳、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 实验准备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2.观察分析下图。 实验室制取氧气 (1)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槽,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答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3.木炭燃烧后的产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说明产物是二氧化碳。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二氧化碳 。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试管、橡胶塞和导管,并把导管的另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安装仪器:在试管中装入 高锰酸钾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 下 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4)加热试管: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 高锰酸钾 所在的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当气泡 连续并比较均匀 地放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正 放在实验台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少量水)。 (6)停止加热: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性质 项目 现象 结论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生成无色、无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拓展探究 1.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答案: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 2.为什么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答案: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3.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加热高锰酸钾时,开始就收集;集气瓶未盛满水等。 4.停止加热前,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5.把加热到发红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答案:防止因燃烧放热及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氧气逸出,以延长木炭燃烧时间。 实战演练 1.下列氧气的制取、收集、检验、性质验证的操作中正确的是(C) 2.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①装入试剂;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试剂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①④③⑥⑤⑦ C.①②④③⑥⑤⑦ D.②①④③⑥⑦⑤ 3.如图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C) A.装置①用坩埚钳夹持木炭 B.装置②用酒精灯的外焰给木炭加热 C.装置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D.装置④是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 (4)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 (填字母)。 (5)若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