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八下科学专题培优检测《空气》 说明: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范围:八下第三章1~4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烟雾 C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如图所示是磷与氧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表示磷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虚线框中应该是( ) A. B. C. D. 3.如图为探究氧气性质的相关实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有关操作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Ⅰ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有无新物质生成 B.实验Ⅱ铁丝绕成螺旋状,可增强聚热效果 C.若选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铁丝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可防止氧气大量逸出 第3题图 第4题图 4.下列关于实验室利用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试剂:烧瓶内的水起缓冲和稀释作用 B.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检验: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则证明是氧气 D.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集满 5.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白磷燃烧实验,白磷被凸透镜聚光点燃。在白磷被点燃至装置恢复到室温的这段时间内,集气瓶中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6.小金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注射器内装有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度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B.若把大理石换成碳酸钠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C.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D.通过①④或②③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在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第一次实验时,用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第二次实验中,将足量的食品脱氧剂均匀涂在集气瓶内壁上与氧气反应。两次实验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食品脱氧剂能耗尽瓶内氧气,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B.将食品脱氧剂涂在集气瓶内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两次实验流入集气瓶中的水量不同,第1次实验中流入的水更多 D.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8.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一),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二所示,则图二中表示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的是下列哪一段( ) A.ab B.bc C.cd D.bd 9.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 A B C D 10.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11.某小组利用图1装置研究25℃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mL烧瓶中,分别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中ab段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