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 调查校园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植物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地钱 B.葫芦藓 C.紫菜 D.墙藓 2.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小科在阴暗潮湿的墙角观察到矮小的绿色植物,其形态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4.下列对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限、茎、叶的分化 C.海带的叶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 5.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是_____植物,如图中的_____. (2)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有明显的茎和叶,但没有明显的根的是_____植物,如图中的_____ (3)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明显的根、茎、叶的是_____植物,如图中的_____ 6.如图所示为常见的海金沙,它是一种观赏植物,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判断它属于_____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 B.地钱是苔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 C.卷柏具有根、茎、叶等结构,所以其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D.葫芦藓用种子繁殖后代 8.如图所示的圆圈表示各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生活在水中 B.②表示有茎、叶的分化 C.③表示有根的分化 D.④表示用孢子繁殖后代 9.地球上已知的现存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绿色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组成了大自然中的整个植物界。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它们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主要类群。 (1)近年来,海洋赤潮现象频繁发生,其原因是海水中进行浮游生活的一些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大量繁殖。这里所说的植物主要是指_____植物。 (2)某种植物长得很小,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常生长在阴暗潮湿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它是_____植物。 (3)神话传说中的“还魂草”其实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请再写出一种蕨类植物:_____ _____ 10.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山坡上采集到一株草本植物,经观察发现其叶片下表面边缘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并有许多褐色小颗粒从中散落出来。 ①该植物属于_____植物。 ②散落出来的褐色小颗粒是_____,这是一种与_____有关的细胞。 (2)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的分布来辨别方向 ①苔藓植物生长在_____的环境中。 ②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多 _____(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③树干长苔藓多的一侧朝向_____(填“南”或“北”)。 11.小科学习了苔藓植物后,知道葫芦藓具有假根。他想用实验验证假根是否具有吸水功能,于是进行了相关探究。 (1)提出问题:葫芦藓的假根能吸收水分吗 (2)作出假设:_____。 (3)设计实验:①准备A、B两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稀释的红墨水。②取生长良好且基本状况一致的葫芦藓,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入培养皿A中,只让假根接触稀释的红墨水,一份放入培养皿B中,只让茎、叶接触稀释的红墨水。③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中的培养皿B起_____作用。 (4)实验结果:培养皿A中葫芦藓的叶不变色,培养皿B中葫芦藓的叶变红。 (5)实验结论: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2.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下列植物中,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是( ) 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