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综合测评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教室内种植的花草总是向窗外伸展,影响植物这种行为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的研究时,观察到的跳动的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如图所示。该细胞一定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3.猴面小龙兰(如图所示)因长得酷似猴脸而被形象地称为“猴脸兰花”。它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散发出类似橘子的气味。据此判断,猴面小龙兰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4.“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有(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白唇树蜥,俗名箭鬃马,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被称为“中国最漂亮的蜥蜴”,其身体颜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下列关于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白唇树蜥在陆地上产卵 B.白唇树蜥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白唇树蜥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D.白唇树蜥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6.用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观察同一个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物像放大倍数最低的组合是( )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 7.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着色;将活细胞浸泡于PI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人活细胞中,细胞核会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死细胞和活细胞中细胞核内的物质不同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8.下列关于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装片时,要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这是为了保持细胞形态,防止细胞破裂 B.染色时先掀开盖玻片,再滴入染液 C.制作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再将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做可避免产生气泡 D.制作装片前,应先用洁净的纸巾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 9.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且耐药性最好的药物;向日葵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在分类学上,黄花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黄花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花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黄花蒿与向日葵的亲缘关系近 B.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C.黄花蒿与向日葵之间的共同特征比黄花蒿与棉花之间的共同特征多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10.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为“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 示。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想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胞④,应先在低倍物镜下将装片适当向右下方移动 B.将物镜③转换成物镜②来观察细胞,应调节细准焦螺旋①使物像更清晰 C.将物镜③转换成物镜②来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观察细胞时要睁开双眼,用左眼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物像画在纸上 11.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小科进行了如下梳理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葫芦藓的孢子落在向阳、干燥的土壤中会长成新的植株 C.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进行繁殖 D.银杏是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其果实俗称“白果” 1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⑥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 能用该图来分类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