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5648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613550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怎么办? 贸易可能中断;中间商多,利润低。 2024年1月30日 ———从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看现代商贸对人类的影响 无商不兴 选必二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20世纪初 1929 大萧条 一战 1939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 1973 1949 1945 1997 私人垄断时期 国家垄断时期 混合经济 二战 滞胀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 2008 国际金融危机 1.世界经济的发展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代”;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缺陷,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危机。贫富悬殊依然存在。 ①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到美国 14-15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商业资本主义 18世纪60年代 自由资本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战后 混合经济 1933年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罗斯福新政 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1918 1929 1975 1945 1939 1991 1917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二战 赫鲁晓夫改革 勃涅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有人批评苏联:“由于其引擎结构设计失当,这部大车在走了一段距离之后,驾驶人员虽然猛踩油门,引擎却不但不加快,反而越来越慢,最后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这一评论主要针对苏联( ) A.改革的局限性 B.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C.工农业比例失调 D.体制的弊端 D 根据教材49页第二段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20课内容,思考: 从经济层面看,导致“苏联之变”的根源是什么? 改乱了 改死了 改垮了 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苏联经济的发展 1956-1978年实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78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1992年以后逐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坦率地讲,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思考回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何共同趋势?说明什么?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各国经济政策趋同;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兴国家:加快工业化(根据教材,完善下表) 条件 措施 结果 应对 措施 二战后,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纷纷独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 取得成就: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调整发展;第三世界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 存在问题:①②③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 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加强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形势 中国对策 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经济趋势(实质是资本在全球新一轮扩张)。 ②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③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小结】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2)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3)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4)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