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5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5月3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收藏了就等于学习了”“先码住再说”“放进收藏夹吃灰”…这些有趣说法的背后, 反映的是社交媒体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矛盾心理,既想收集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又 考虑到自己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以消化过多的数字内容。在信息大爆炸和社交媒体蓬勃发展 的时代,用户为满足对数字内容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参与内容的筛选、分 享和收藏,为自己积累有价值的经验性信息,构建一个符合自身兴趣和需求的数字信息库和 数字知识空间,例如抖音中的好物分享、小红书中的学习经验贴、微信公众号中的健康“小 妙招”等。用户还存在一些长期囤积而不愿清理和删除的情况,例如下载但几乎不使用的应 用程序、对关键信息的截图、下载到本地的大量图片和音视频等。在信息巨量化的时代,这 成为了社交媒体用户应对信息过载的一种自我调适和表达个性追求的手段。然而,随着信息 的持续涌入,用户在这个数字信息海洋中迅速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内容,过多的内容积累也会 让用户产生心理压力和混乱,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数字囤积”。这与从古至今人们对实物的 囤积有一定相似之处,即大部分人都有园积的表现,但并非所有人都呈现临床上表现的囤积 病症,甚至达到强迫性囤积的程度。 从概念根源上来说,数字囤积是指“用户积累数字内容,甚至到了失去思考和客观判断 的程度,严重者还会导致压力和湿乱”。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医学领域,并用“数字囤积症” 一词用来描述数字囤积的极端情况,现在多指“不断积累数字内容并且难以丢弃的行为”。 数字信息的无限性和用户认知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构成数字囤积的关犍矛盾。当今, 人们面临的是过载的信息和难以计量的数据,社交媒体上的文字内容和视听内容种类繁杂。 用户在浏览这些内容时会被感兴趣的话题所吸引,权衡价值后选择略过、浏览、囤积或者二 次传播。数字囤积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交蝶体的箕法推荐系统会根据用户 湖北省新八校教科研协作体*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