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6967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3第3章第3节醛酮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共42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118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42张,教师,答案,练习,课件
    (课件网)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三节 醛 酮 1.以乙醛为例认识醛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掌握醛基的检验方法。 3.通过乙醛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醛类的主要化学性质。 4.了解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分析和推断醛类的化学性质。能描述和分析醛类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通过实验探究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及其在醛基检验中的应用。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醛类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 1.物理性质 一、乙醛 2.乙醛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分子式 _____ 结构式 结构简式 _____ 官能团 _____,名称为_____ C2H4O CH3CHO —CHO 醛基 分子结 构模型 核磁共 振氢谱 有_____个峰,面积之比为_____ 2 3∶1 3.乙醛的化学性质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官能团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1)加成反应 ①催化加氢(又称还原反应) CH3—CH2—OH ②与HCN加成 在醛基的碳氧双键中,氧原子的电负性较_____,碳氧双键中的电子偏向_____,使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从而使醛基具有较强的极性。当与极性分子加成时,氧原子连接_____原子或原子团,碳原子连接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 大 氧原子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A中现象:_____; D中现象:试管内壁出现一层_____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光亮的银镜 有关化学 方程式 A中:AgNO3+NH3·H2O===AgOH↓(白色)+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中:_____ _____ 应用 _____ CH3COONH4 +3NH3+H2O 检验醛基 ②与新制Cu(OH)2的反应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A中溶液出现_____,C中有_____产生 蓝色絮状沉淀 砖红色沉淀  有关 化学 方程 式 A中:2NaOH+CuSO4===Cu(OH)2↓+Na2SO4 C中: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应用 _____ 检验醛基 ③催化氧化 乙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酸,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 在括号内打“√”或“×”。 (1)乙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2)乙醛和乙酸的混合液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 (3)用新制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 (4)银氨溶液的配制,将硝酸银溶液滴加到氨水中至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   ) (5)乙醛加氢得到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也称为还原反应。(   ) √ × × × √ 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2 mL和0.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中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氢氧化钠的量不够 B.硫酸铜的量不够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解析: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NaOH必须过量,而本次实验中所加的NaOH还不足以使CuSO4完全沉淀为Cu(OH)2。 A (1)A、B、C的结构简式和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B:_____ _____; CH3CH2OH,乙醇 CH3CHO,乙醛 CH3COOH,乙酸 2CH3CHO+2H2O ②B→C:_____; ③B→A:_____。 (1)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又叫做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 或 中有醛基结构,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2)银镜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试管要洁———先用热碱洗涤,再用蒸馏水冲洗。 ②银氨溶液必须现用现配,不可久置。 ③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 ④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且需水浴加热,反应过程中不能振荡试管。 ⑤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壁上附着的单质银可用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