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7705

第七章 7.2 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化工原料——乙烯(课件+教案,共2份打包)

日期:2025-05-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692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乙烯,打包,2份,教案,课件,第七
    (课件网) 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化工原料———乙烯 生活小常识 知识目标 科学素养目标 情感目标 探究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1.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强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乙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加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阅读67页“石蜡油分解实验”,注意: ①石蜡油的成分。 ②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颜色。③实验中收集气体用的方法。 实验现象: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气体产物可以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1.由实验现象推测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 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 2.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石蜡油分解得到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 思考与交流 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的烃叫烯烃。 思考与交流:根据烯烃的结构特点,结合共价键理论想一想烯烃中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与同碳原子饱和烃中的氢原子数有什么不同? 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比同碳原子饱和烃中的氢原子数少 不饱和烃: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同碳原子饱和烃里氢原子数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属于不饱和烃。 一.乙烯 1. 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乙烯的分子式: C2H4 电子式: H∶C∶∶C∶H H H ‥ ‥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2=CH2 空间构型: 平面型结构(即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键与键之间的夹角是120°) 2.乙烯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②与空气密度相近,比空气略轻。③难溶于水。 3.乙烯的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CH2=CH2+3O2 2CO2+2H2O ①燃烧 现象: 点燃 ②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热。 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2.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有何应用? 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 鉴别甲烷和乙烯 思考与交流 (2)乙烯的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现象: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2-二溴乙烷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我是乙烯分子 (鉴别甲烷和乙烯) ②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质。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还原反应(利用了高锰酸 钾的强氧化性,乙烯被还原了) 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加成反应(乙 烯的不饱和性) ①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区别 取代反应:取而代之,有上有下(烷烃的特征反应) 加成反应:哪里断哪里加,只上不下(烯烃的特征反应) 注意 聚乙烯 (3)乙烯的加聚反应 n 4.乙烯的用途 ①基本化工原料。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作水果催熟剂。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乙烯的性质,乙烯的组成和结构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特点(C=C),乙烯的性质要理解加成反应的原理,区别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质。 谢谢观看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化工原料———乙烯 【教学目标】 1.探究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强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乙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加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生活小常识))把一些青香蕉或几个青橘子和几个熟苹果放在一个袋子里,系紧袋子,几天后香蕉变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