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登时( ) 糜子( ) 脑畔( ) 眼眶( ) 羊ɡāo( ) yáo( )洞 一zhǎn( )灯 油mó( ) 2.下列各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灰尘呀莫把我眼睛当住了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3.下面各句朗读停顿和重音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B.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C.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 D.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②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④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⑤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⑥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④③①⑥⑤ B. ②⑤③①④⑥ C. ②④⑥⑤③① D. ②⑤④③⑥① 填空 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 ”描绘了延安新貌。 9.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双手搂定宝塔山。 _____ (2)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_____ (3)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_____ 10、实验中学八(1)班开展“走进延安”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延安精神】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你认为“延安精神”包含哪些精神? _____ (2)【延安旅游】为深入推进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设计延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断丰富延安红色旅游文化内涵,讲好延安故事,弘扬延安精神,2017年12月29日,市旅发委邀请西安地区部分大型旅行社和陕西北线游骨干组团社负责人召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