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下科学第三单元空气和生命综合复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c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制墨工艺主要有取烟、煮胶、和墨、杵墨等环节。传统取烟工艺是:将原料桐油放入油盏,再在油盏中插入灯草芯并点燃。在离火焰约一拳高度处覆盖烟碗,罩住火焰,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烟碗内收集到制墨原料———炭黑。下列关于取烟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桐油中含有碳元素B.取烟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炭黑是桐油完全燃烧后的产物D.提高油盏位置,火焰可能因缺氧而熄灭 3.(2023年 深圳)在通电条件下,甲酸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B.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 H2O2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I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II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III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g 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5.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气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表示呼吸作用 B.B表示蒸腾作用 C.C表示光合作用D.a表示氧气,b表示水 6.我国首台 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以甲烷为推进剂,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甲烷发动机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H4+2O2CO2 +2H2O B.在物质分类上,甲烷属于混合物 C.工业上主要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大量氧气 D.甲烷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7.近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2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图3中的白磷如果换成红磷一样能够燃烧,因为红磷具有可燃性 9.如图所示为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发生的都是氧化反应B.Ⅰ、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 C.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0.小周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研究。注射器内装有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度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B.若把大理石换成碳酸钠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C.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D.通过①④或②③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1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发泡剂作用下,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之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B.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D.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12.如图表示叶在夏季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请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表示叶片没有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