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0363

第三章 第1节 认识地球 同步练习(3课时 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268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1节,认识,地球,同步,练习
    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夯实基础巩固 1.2023年10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三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当航天员在太空中回望地球时,看到的地球形状类似于( ) A.羽毛球 B.苹果 C.鸡蛋 D.篮球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C.站得高,看得远 D.月食的形状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出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_____,赤道周长约为_____。 (2)地球的赤道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大约长_____km,由此可知,地球是一个_____ _____的不规则球体。 (3)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位于_____上。 5.某兴趣小组决定做一个关于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验,他们用篮球模拟地球,用铅笔模拟帆船,把铅笔头竖直朝下(如图所示)。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_____(填“铅笔头”或“铅笔尾”)会慢慢消失,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_____(填“长”或“短”)。 (2)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_____(填“桅杆”或“船身”,下同),后看到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6.几名同学正在热烈地讨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天宫二号”拍摄的地球照片 B.小娟:暑假去海边玩时,看从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小强:“大洋一号”科考船完成环球航行,成功返航 D.小霞:地表起伏不平 7.下列诗句中,能够说明地球形状的是( )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A.①③ B.④⑤ C.②⑤ D.②④ 8.学习地球的形状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1)帆船分别在桌面上和伞面上由B同学一侧向A同学一侧移动,B同学观察到帆船慢慢消失的是图_____ (2)甲、乙两图的实验结果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图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除以上现象和课本上的实例之外,请再举出一个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实例:_____ 9.假设一个人以每小时10km的速度沿赤道绕地球一周,约需_____h;人们用探测仪器探测地球核心物质,从赤道半径处探测,按光速(每秒3×105km)用时约0.02126 s,可算出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km。 中考实战演练 10.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其中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km C.地球赤道的周长相当于10万个400m跑道的周长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1.下列表述中,能够最科学、最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D.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开放应用探究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形状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无法认识地球的真面目。如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的俄罗斯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是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天,毕达哥拉斯来到海边,眺望地平线那边驶来的帆船。他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露出地平线的总是船桅的顶梢,然后才出现帆,最后出现整个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