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课时达标分层练 学业考达标练 1.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B.质脆易粉碎,易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 D.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答案】 B 【解析】 硫是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的淡黄色晶体,故A错误;硫是易溶于二硫化碳,质脆易粉碎,加热易熔化的淡黄色晶体,故B正确;硫的氧化性较弱,与铜共热反应时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硫不论在空气中燃烧还是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均是二氧化硫,故D错误。故选B。 2.(2024·辽宁鞍山统考)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有SO3生成 B.硫为白色晶体 C.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 D.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晶体 【答案】 D 【解析】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SO2,A错误;硫是浅黄色固体,不是白色的,B错误;硫的氧化性不强,所以与铁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C错误;硫是一种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的晶体,D正确。 3.(2024·安徽滁州第二中学期中)氧和硫元素是同族的两种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硫元素与氧元素可形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B.16O2与18O3互为同位素,S2与S6互为同素异形体 C.Na2O、Na2O2、Na2S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氧和硫在自然界中均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答案】 B 【解析】 O与S形成SO2、SO3,均为酸性氧化物,A正确;16O2与18O3均为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Na2O、Na2O2(其阴离子为O)、Na2S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C正确;氧在自然界中有O2、H2O等,自然界中,游离态的S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因此氧、硫在自然界中均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形式存在,D正确。 4.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A.水华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 D.白色污染 【答案】 C 【解析】 水华是大量N、P元素进入水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与二氧化硫无关,故A错误;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类化学物质有关,与二氧化硫无关,故B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硫和氮的氧化物进入大气,与二氧化硫有关,故C正确;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与二氧化硫无关,故D错误。 5.(2023·北京东城统考期末)SO2可使以下溶液褪色,其中体现了SO2的漂白性的是( ) A.溴水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含有NaOH的酚酞溶液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溴水中被氧化,溴水褪色,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B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被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通入含有NaOH的酚酞溶液中氢氧化钠被消耗,碱性减弱,因此溶液褪色,D不符合题意。 6.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X气体或加入X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X不可能是( ) A.Cl2 B.CO2 C.H2O2 D.NH3·H2O 【答案】 B 【解析】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H2SO3。Cl2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A不符合题意;通入CO2,无明显变化,B符合题意;H2O2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C不符合题意;NH3·H2O与H2SO3反应生成(NH4)2SO3,(NH4)2SO3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D不符合题意。 7.下列反应中,SO2体现氧化性的是( ) A.SO2+Ca(OH)2===CaSO3↓+H2O B.SO2+Cl2+2H2O===2HC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