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4416

第1节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877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节,机械运动,同步,练习,2课时,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 参照物、运动的描述 夯实基础巩固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下列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D.速度由路程和时间共同决定 3.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上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4.一名短跑运动员在6s内跑完了50m,我国高铁行驶的速度是300km/h,猎豹奔跑的速度是32 m/s,那么三者的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A.高铁、猎豹、运动员 B.运动员、猎豹、高铁 C.猎豹、高铁、运动员 D.运动员、高铁、猎豹 5.红灯停、绿灯行是行人安全出行的必备素养。小芳站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的。若马路的宽度为30m,绿灯亮的时间为20s,则待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m/s的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6.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大雁 深秋,我抬头仰望天空,看见几只大雁正由北向南飞行。就在我欣赏它们美丽的身姿时,突然一只大雁坠落,在离我两百米处着了地,那里曾是个不小的打谷场。这一发现令我激动不已,同时我也看到,南飞的大雁似乎放慢了速度,而且发出像是某种呼唤的声音。 我拔腿朝落雁的地方跑去,当我离大雁几步远时,它伸长了脖子,两只翅膀极力地往高抬起,它是在阻止我向它“进犯”吧。骤然间,两翅轻轻地耷拉下来。这只淡褐色的大雁———其实大多数大雁羽毛都是这样的颜色,有着长长的颈、长长的翼,而且有着短短的足、短短的尾。它或许力量甚微,或许期待着我的怜悯,那惊恐的眼神一动不动,默默地与我对视着。 (1)以由北向南飞行的大雁为参照物,大地由_____向_____运动。 (2)以头雁为参照物,其他正常飞行的大雁是_____的。 (3)以正在下落的大雁为参照物,大地是_____的。 能力提升培优 7.小明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道路两旁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为了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则他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自行车 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天上飞过的小鸟 8.某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9.如图所示,小科和小金在甲、乙两部相邻的观光电梯里,小科看到小金正在竖直向上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静止,乙向上运动 B.乙静止,甲向下运动 C.甲、乙均向上运动,乙的速度更小 D.甲、乙均向下运动,甲的速度更大 10.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这样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 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句中“云不动”是以_____为参照物;以云为参照物,榆堤在向_____运动。 11.已知A次和B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甲地→乙地 乙地→甲地 运行里程 A 8:34出发13:49到达 B 18:31出发20:39到达 840km (1)A次列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A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中考实战演练 12. 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相对于太阳静止 B.相对于火星静止 C.相对于地球静止 D.相对于月球静止 13.如图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