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地理 学习目标 ①举例说明,地区产业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②结合资料分析,理解产业结构的升级历程及原因。 ③以上海市的发展为例,分析某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特点。 ④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及成因。 2.结合实例说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难点: 结合案例资料,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导入新课 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 思考:何为产业结构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如何 新课讲授 1.概念: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一、地区产业结构 服务业-第三产业 工业-第二产业 农业-第一产业 新课讲授 2.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 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新加坡 非洲农业 新课讲授 2.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图3.15及表3.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新课讲授 (1)地理位置 东部:近海、海运便利 中西部地区:远离海洋 东北地区:远离海洋 新课讲授 东部与东北地势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好; 中部地势较高,以高原、丘陵为主,经济基础较好; 西部地势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较差。 (2)地形 新课讲授 (3)气候 东部: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内,干旱区、高寒区面积广大,气候恶劣。 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新课讲授 (4)人口 东部:密集 中西部地区:稀疏 东北地区:密集 新课讲授 (5)经济 东部:经济水平稳居前列,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 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水平仅次于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中部。 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四大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比例/% 生产总值/亿元 比例/% 生产总值/亿元 比例/% 东部地区 25 009.5 4.76 198 492.9 37.75 302 249.9 57.49 中部地区 20 099 9.04 90 268.9 40.62 111 878.2 50.34 西部地区 25 349.5 11.88 78 548.8 36.83 109 393.5 51.29 东北地区 7 275.9 14.23 17 210.6 33.66 26 638.2 52.11 新课讲授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0~P51页,理解下列问题。 1.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2.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是怎样的 3.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是什么 工业是如何升级的 4.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是什么 新课讲授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通常表现为 劳动力 国民经济重心 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1.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新课讲授 2.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 由以轻纺工业为主 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由以原材料为主 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核心:产品附加值提高。 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课讲授 3.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O1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 O2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根本原因 比较优势:在地区产业调整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