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 密度常规及特殊测量探究专题 答案 1.解:(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由图乙可知,物体质量m=20g+5g+2g=27g; 与图丙可知,物体的体积V=30mL﹣20mL=10mL=10cm3; 物体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 (2)先测的体积,则将物体从量筒的水中取出会沾水,再测的质量会偏大,由ρ可知,测出物体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3)①烧杯装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距离为h1; ②将物体放入烧杯中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距离为h2; ③将步骤②中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天平右盘放一个相同的烧杯,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距离为h3; 设烧杯的底面积为S,则物体的体积V=S(h2﹣h1),物体的质量m=ρ水(h 3﹣h 1); 物体的密度为:ρ物ρ水。 故答案为:(1)右;2.74×103;(2)大;(3)③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④ρ水。 2.解: (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可知,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总﹣m杯=62g﹣30g=32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0mL=30cm3; 盐水的密度:ρ1.07g/cm3=1.07×103kg/m3; (3)倒入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与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 所以增加的步骤为: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3; 即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m=m2﹣m3, 所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故答案为:(1)右;(2)32;1.07×103;(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3;。 3.解:(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2)由图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50g+10g+3g=63g; 用针筒抽取的酸奶质量:m=m1﹣m2=63g﹣56.5g=6.5g; 用针筒抽取的酸奶V=5mL=5cm3, 则酸奶的密度:ρ1.3g/cm3=1.3×103kg/m3; (3)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使得针筒内测量的酸奶体积偏小,由ρ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偏小,密度会偏大; (4)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带盖空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瓶子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1; 由步骤①②可知装入水的质量m水=m1﹣m,则水的体积V水; ③将另一瓶子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酸奶的总质量m2, ④酸奶的质量m奶=m2﹣m0,酸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V奶=V水;, 则酸奶的密度:ρ。 故答案为:(1)水平;0刻度线;(2)63;1.3×103;(3)偏大;(4)装满水; 。 4.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50g+10g+3g=63g; (3)由可知烧杯中样品油质量m样品油=63g﹣40g=23g,而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水=68.7g﹣40g=28.7g, V样品油=V水28.7cm3, ρ样品油0.80g/cm3。 故答案为:(1)左;(2)63;(3)0.80。 5.解:(1)图乙中天平盘中砝码的刻度值是20g+20g+5g=45g,标尺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4g,因此m3=45g+2.4g=47.4g。 (2)根据图示的步骤可知:第一步:用天平测量出空瓶的质量m1=14g; 第二步:用天平测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g; 第三步:用天平测出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 (3)水的质量为:m水=m2﹣m1=44g﹣14g=30g, 根据ρ知,水的体积为: V水30cm3, 酱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即V酱油=V水=30cm3, 酱油的质量为: m酱油=m3﹣m1=47.4g﹣14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