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7777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100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 一、单选题 1.英国在一战爆发时即宣布关闭外汇兑换市场,行使延期偿还权,要求各国偿还贷款,美元对英镑比值从4.9上升到6.5,美国被迫动用黄金储备维持汇率。到1915年初,美元对英镑的比值恢复到战前水平。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经济危机持续发展 B.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崩溃 C.英镑丧失国际货币地位 D.美国成为战需出口基地 2.下图所示为1864~1907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相关状况。据此可知( ) A.法德竞争削弱了欧洲整体实力 B.大国矛盾促使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C.欧洲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D.世界现代化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3.一战后,在对国联盟约修正案的谈判中,英国、法国等国皆有所收获(见下表)。这一切( ) 国家 收获 法国 莱茵兰非军事区和英美的安全保证 英国 绝对的海上优势 日本 在山东的特权 美国 把门罗主义写入国联盟约 A.体现了大国间的利益平衡 B.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 C.显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D.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为前提 4.下图所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欧洲主要参战国家的状况。这些状况( ) A.反映出战后国际体系的脆弱性 B.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 C.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解体 D.助推了战后民族主义的浪潮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国际条约有( ) ①《凡尔赛条约》 ②《国际联盟盟约》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国际联盟将战败国殖民地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其暂由受委任国给予“行政之指导及援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第二类包括德国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受委任国“负地方行政之责”。第三类包括德国过去在西南非洲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受委任国可将它们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该规定( ) A.试图掩盖殖民侵略行为 B.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C.实现了殖民地民族独立 D.保障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7.如表为19世纪后期德国参与或促成的国际结盟(部分)。 时间 名称 国家 1873年、1881年 两次三皇同盟 奥匈帝国、俄国、德国 1881年 奥塞同盟 奥匈帝国、塞尔维亚 1882年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1883年 德奥罗秘密防御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 1887年 地中海协定 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 由此推知( ) A.国际关系体系以欧洲均势为特征 B.各国开始通过达成协议解决争端 C.在殖民地问题上列强间冲突加剧 D.德国企图在欧洲孤立和遏制法国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 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能佐证“亚洲本身都变了”的是( ) A.一战导致亚洲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推翻君主专制 C.亚洲资产阶级主导民族解放运动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 9.一战前,欧洲列强均潜心研创战略计划。德国制订施里芬计划,计划先用四到六个星期打败法国,再将主力东调打败俄国。法国的第十七号计划和俄国的第十九号计划也都强调进攻,力求在短期内结束战争。由此可见,列强的战争计划( ) A.与大战的进程相契合 B.反映了盲目乐观心态 C.成为大战爆发的根源 D.预示了阵地战的模式 10.1920年7月,列宁指出:“《国际联盟盟约》一正式公布,布尔什维主义的死敌就不得不背弃了它!盟约一开始生效,极少数最富有的国家,克列孟梭、劳合·乔治、奥兰多、威尔逊这‘四巨头’,又坐下来磋商建立新关系了!盟约这部机器刚一开动,就完全垮了!”在此,列宁(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