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导入 1823年宣布的《门罗宣言》,将隔开美国与欧洲的大西洋当做明确的界线。在此之前,美国外交政策的至上原则即美国不涉入欧洲的权力斗争。《门罗宣言》更进一步宣称,欧洲也不得涉入美国事务。《门罗宣言》并不仅限于原则性的宣示,它更大胆地警告了欧洲各强权国家,新崛起的美国为维护西半球不可侵犯的地位将不惜一战。它指出,美国认为任何欧洲势力伸向“此一半球的任一部分,均对我们的和平安全构成危险。”门罗总统更为明白地指出不介入欧洲的争端:“我们从不参与欧洲强权为本身事务而起的战争,参战也不符合我们的政策。” 美国在同一时间,既拒斥了欧洲,又解除了在西半球扩张的束缚。在门罗主义的护卫之下,美国得以推行与任何欧洲君主美梦没有多大区别的政策:扩张商业及影响力,并吞领土。从此直到19世纪末,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轴便是扩大门罗主义的应用范围。1823年的《门罗宣言》警告欧洲强权,不要插手西半球事务。换言之,门罗主义不仅是美国对已存在的威胁进行干预的依据,也使对可能的威胁采取行动变得合理化,这正是欧洲均势在美国的再现。 ———摘编自基辛格《大外交》 西奥多·罗斯福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3课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概念阐释 民族独立运动、民族民主革命 1.民族独立运动:又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 2.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针对帝国主义) 反对专制,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的国家。(针对本国封建势力) 1、背景 比较两幅地图的变化,思考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之路 材料一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铁器、玻璃、糖等手工工场。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欧洲的近代科学、文学不断传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在殖民地广泛传颂。 材料三 拉丁美洲的革命深深受益于同时代欧洲和北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了人们的欢呼。几年后,法国大革命向人们提供了另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推翻专制统治的实例。 1、背景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之路 问题:总结拉美独立运动的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和外部因素方面 ) 1、背景 ⑴政治:殖民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⑵经济:拉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⑶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拉美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⑷外部条件: ①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②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之路 第一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厄瓜多尔 阿根廷 智利 秘鲁 墨西哥 中美洲联邦 问题:简单叙述法属、西属和葡属拉美独立状况并归纳其主要特点 殖民地 时间 领导者 结果 法属海地 西属拉美 葡属巴西 1791-1804 杜桑·卢维杜尔 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玻利瓦尔、圣马丁等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1822 1826年 巴西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 第一阶段特点:反对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之路 玻利瓦尔(1783—1830), 被称为“南美洲的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为拉丁美洲脱离西班牙帝国统治而独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