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9835

第35练 碳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日期:2025-05-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11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解析,一轮,化学,高三,2026届,作业
  • cover
第35练 碳及其化合物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常州教育学会高三上期中监测)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具有导电性 B. CCl4与I2均属于非极性分子,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C.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用于工业制镜 D. SiC中原子以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可作砂轮的磨料 2. (2025·淮海中学高三下月考)一种新型的二维周期性多孔氮化石墨烯,具有强大的水渗透和盐过滤能力。因其独特的多孔蜂窝状结构和相对温和的细胞毒性,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部分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中C、N均采取sp2杂化 B. 能淡化海水,透过Na+和水分子 C. 可很好吸附HF、HCN、H2S等污染气体 D. 因其稳定共轭结构,可作电极材料 3. (2024·南京、盐城一模)CO能将溶液中的Pd2+还原为Pd,生成黑色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CO。燃煤烟气中的CO2可用Na2CO3饱和溶液进行捕集。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 焦炭与石英砂反应:C+SiO2CO2↑+Si B. CO与酸性PdCl2溶液反应:CO+Pd2++2OH-===CO2+Pd↓+H2O C. CO的水解反应:CO+2H2O??H2CO3+2OH- D. Na2CO3饱和溶液与足量CO2反应:2Na++CO+CO2+H2O===2NaHCO3↓ 二、 非选择题 4. (2025·锡山中学高三月考)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进行探究。 已知: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2HCl+Pd↓(产生黑色金属钯,使溶液变浑浊)。 (1)实验时要长时间通入N2,其目的是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C、D中所盛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若装置C、D中溶液均变浑浊,且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该装置的缺点是_____。 5. 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 (2)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Ⅰ. CO2(g)+3H2(g)??CH3OH(g)+H2O(g) ΔH1=-53.7 kJ·mol-1;Ⅱ. CO2(g)+H2(g)??CO(g)+H2O(g) ΔH2。 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Cat. 1 12.3 42.3 543 Cat. 2 10.9 72.7 553 Cat. 1 15.3 39.1 553 Cat. 2 12.0 71.6 注:Cat. 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醛的百分比 已知: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 kJ·mol-1和-285.8 kJ·mol-1;H2O(l)===H2O(g) ΔH3=+44.0 kJ·mol-1 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 ①反应Ⅱ的ΔH2=_____ kJ·mol-1。 ②研究证实,CO2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③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转化成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 6. (2025·扬大附中高三开学考)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1)①将氨水和NH4HCO3溶液混合,可制得(NH4)2CO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浸取废渣时,向(NH4)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 (2)废渣浸取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 ℃,搅拌,反应3小时。 ①温度过高将会导致CaSO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 ②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aSO4转化率的操作有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