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3 煤的综合利用 苯 1. 了解煤的组成,了解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 2. 了解煤的干馏原理、干馏产物及其主要用途。 3. 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能描述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 4. 了解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 5. 初步学会基于证据分析苯分子的结构。 1. 阅读教材,了解煤的组成。煤是碳吗?煤的组成有什么? 2. 工业上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煤的综合利用 3. 了解煤的气化与液化。 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H2等气体,可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气。 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在高温、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煤和氢气作用可以得到液体燃料,也可以获得洁净的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化工原料。 煤的气化与液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 实验室煤的干馏实验如右图所示。 (1) 煤的干馏主要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 反应完毕后,试管A中剩下的灰黑色固体是什么? (3) D处点燃的气体是什么? (4) 试管C中的液体出现分层,下层是什么? 1. 苯的分子式为C6H6, 下列是关于苯分子的部分结构的叙述: ①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②当苯上1个氢原子被1个氯原子取代时,产物只有一种;③1分子苯能与3分子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分析苯可能的结构简式。 2. 下列是苯的部分性质,回答有关问题。 (1) 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实验证明苯与溴水振荡后水层褪色,苯层颜色加深,为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苯,振荡后,有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由上述问题可得出什么结论?苯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示苯分子结构更合理? (4) 已知碳碳双键的键长小于碳碳单键的键长,下列哪些事实能进一步说明苯环中不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①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②苯环上的邻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环上的间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④苯环上的对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3. 阅读教材,苯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如图两个结构简式所表示的有机化合物是同一种物质,还是同分异构体?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1. 滴少量苯于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其中特殊的现象。 2. 观察右图所示装置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并记录锥形瓶内的现象。 (2) 该条件下苯和液溴发生苯环上的一取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50~60 ℃时,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浓硝酸(结构可看成HO—NO2)反应可生成硝基苯(见右图)。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2) 怎样控制反应温度为50~60 ℃? 4. 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烯烃)的特征反应。从结构的角度看,怎样理解苯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剩余的部分被称为基团。烷烃的基团有甲基(—CH3)、乙基(—C2H5)等。如一氯甲烷(CH3Cl)分子可以看成是由甲基(—CH3)原子团和氯原子结合而成的;硝基苯分子可以看成是由苯基(—C6H5)原子团和硝基(—NO2)原子团结合而形成的。 讨论:乙烯分子中的基团是什么?CH3Cl中含哪些基团? 1. (教材习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 B. 含有碳原子数大于20的烷烃的重油经过裂化可得到汽油 C. 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D. 煤中含有甲苯和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2.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只有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 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与烯烃相似 C. 苯分子中的碳原子不饱和,因此能使溴水褪色 D. 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3. 苯是实验室常用的萃取剂,下列关于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