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结合读中提示,理清全文结构,写作顺序,并思考提示中有关问题。 文章采用了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的方式,先从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和探索写起,引出 “蛟龙号” 深潜的主题。然后详细描述了 “蛟龙号” 深潜 7000 米的过程,包括海试团队的准备、下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海空连线等内容。最后,表达了对我国科技成就的自豪和对未来的展望。 1.文章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文章可以分为 个部分。 4 第一部分 (1段):引出海洋探索主题。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9段):聚焦“蛟龙”号及海试背景。 (10-20段):“蛟龙”号深潜与“神舟九号”对接同期进行的过程。 第四部分 (第21段):总结“神舟”“蛟龙”成就及意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 1.文章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通过列举古往今来五大洲各种肤色的人创造的有关海洋的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展现了人类对深邃海底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为下文引出中国“蛟龙”探海的内容做铺垫,营造出一种充满神秘和向往的氛围,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2.第2段列举了许多数字,又用反问句结尾,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通过列举数字介绍了其他国家在20世纪后于大洋深海不同深度进行探索的情况后,以反问句提出作为海洋大国的华夏子孙在深海探索方面的情况,引出下文“蛟龙”探海的内容。 3.第二部分4-7段反复提到马里亚拉海沟和7000米与“蛟龙号” 深潜事件有什么特殊意义? 首先,描述海沟的深度和极端环境,既是客观记述,又侧面体现深潜任务的巨大难度,展现中国的勇气和决心以及面临的技术难题。其次,表明国家具备深海作业能力和潜水器技术成熟,彰显国家综合实力。最后,强调7000米作为标杆的引领作用,强调征服马里亚纳海沟、完成“蛟龙号”深潜7000米的意义,即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深潜作业能力和潜水器集成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相关事业都至关重要。 4.文中提到 “如果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填到里边,还不能没顶”的作用是什么? 将马里亚纳海沟与珠穆朗玛峰作比较,形象具体地说明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侧面表现“蛟龙号”深潜的难度之大,技术要求高。 圈点勾画出喜欢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句子、词语。说明喜欢的理由,组内合作解疑。 “蓦然”“定格”这两个词使文笔陡转,从辽远的背景直接切入现实中的试验海域,给人一种突然而又震撼的感觉,突出了“蛟龙号”海试地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1. “地球仪还在缓缓旋转———蓦然,定格在北纬11°20’、东经 142°11.5'的坐标点。”这句话中的 “蓦然”“定格”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海比作情绪善变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海天气变化无常的特点,为“蛟龙号”海试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同时,把“向阳红09号”科学考察船比作定海神针,突出了考察船的稳定和可靠,也体现了海试团队的信心和勇气。 2. “大海如同一个情绪善变的孩子,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向阳红 09 号’中国科学考察船迎风破浪,如定海神针般地停在预定海域。”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鲜红的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出现在“蛟龙号”机身上,鲜明地彰显了“蛟龙号”的国籍属性,表明这是中国自主研发、拥有和操控的深海探测利器;两个醒目的蓝色大字———蛟龙”,与机身整体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视觉上的辨识度,因此“蛟龙号”机身上的五星红旗和“蛟龙”二字,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科技成就的骄傲之情。 3. “机身上漆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两个醒目的蓝色大字 ———蛟龙’!”这句话强调“蛟龙号” 机身上“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两个醒目的蓝色大字”的作用是什么? 这里的“亲近”并非指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