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一中2025届5月高考适应性月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陶寺遗址早期(距今约4300~3900年)M3016大墓出土的彩绘龙盘。龙盘的蟠龙由头部与身躯组成,头部为艺术化的疣鼻天鹅头,龙身为赤链蛇。疣鼻天鹅代表着仁慈、平和、守信,赤链蛇有利齿、有微毒,但一般不主动攻击。据此可知,陶寺遗址 A.文德观念萌发B.制陶技艺发达 C.神权色彩浓厚D.早期国家形成 2.秦及汉初,赦令主要是通过赦免罪人,“实民于新占地”或“从军击敌”。汉武帝以后,因天象、灾异、祥瑞而行赦的次数逐渐增多,其中因地震颁赦1次,因祥瑞5次。出现该变化是由于 A.边疆战事的减少B.社会经济的恢复 C.天文历法的重视D.统治思想的转变 3.北魏尚书省下设吏部、度支、左民、右民、虞曹、左中兵、右中兵等三十六曹。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将三十六曹合并为十二部,从郎曹到尚书曹各曹均以“部”为名,左民右民合并为民部,七兵合并为兵部等。这一调整 A.表明三省六部制形成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推动了统一进程 4.唐初德政碑制度规定,地方官员不得自遣所部吏民上请,去任后方可请碑,继而有司复核。而安史之乱后,藩镇在节帅不离任的情况下,通过监军或者吏民请求碑祠,朝廷却常批准建立。由此可知,唐中后期 A.政府倡导官员德政B.央地关系发生变化调整 C.监察制度形同虚设D.民间力量决定官吏去留 5.元初,南方文人多以幽州、蓟北、燕山等名称来指称大都,他们笔下的大都是一个草创不久的新城,充满着浓厚的游牧文化色彩。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帝都、神京、京华成为他们指称大都的主流,所谓“维昔之燕,城南废郛;维今之燕,天下大都”。这反映出 A.南方经济实力较强B.华夏一体观念形成 C.政治认同感在上升D.城市营建制度完善 6.明初在贵州境内广置卫所,近百万移民进入贵州。移民主体是汉族,兼及其他民族,“厥初调守,实五方九域之人,时移世嬗,渐同土著。况又咸设卫学,就近乡举,久之且自忘其为他乡侨寓矣”。据此可知,明代卫所 A.扩大了明朝的统治疆域B.使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 C.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推动了民族交融边疆稳定 7.1871年,粤海关监督在珠江海口邻近港澳地区设置了税厂,向往来贸易的民船抽收关税。因波及鸦片走私,遭到了港英政府的抗议。经多次谈判,1887年由总税务司管辖的九龙关建立,负责与港英政府对接征税业务,同时撤销旧有关卡。这一做法 A.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压力 C.体现海关税则近代化趋势 D.利于香港与内地经济交流 8.1925年以后,广州出现了大量的训练所、讲习所,知名的有“华侨运动讲习所“工人运动讲习班”“妇女运动讲习所”等。这类讲习所的课程设置,主要有社会主义运动、青年运动、帝国主义等,讲习所的学习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各地知识青年以投考这些学校为正当出路。这反映出此时 A.革命统一战线确立B.妇女解放进入新阶段 C.劳工社会地位提高D.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 9.1957年,毛泽东指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个资本主义阵营,当中还有一个中间地带。”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两个“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 C.是全方位外交的理论基础D.说明美苏关系的缓和 10.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