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2521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咏史怀古课件(共12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8147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咏史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咏史怀古 题材特点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课内篇目 典型情感 ①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商隐《贾生》、杜牧《赤壁》、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②揭露统治者昏聩奢靡,警诫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抒发爱国情怀:杜牧《泊秦淮》、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③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表达对统治者的痛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 ④抒发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许浑《咸阳城东楼》。 常见标志 古迹:幽州台、赤壁、北固亭、潼关、骊山、铜雀台、秦苑、汉宫等。 古人:贾生、孙仲谋、周郎、二乔等。 古物:折戟、兜鍪、流水等。 常用手法 ①“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双关。②“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③“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 (一)小北同学在阅读下面这首诗时批注了自己的两处疑惑,请你帮他解惑。 与诸子登岘山①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②浅,天寒梦泽③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①岘(xiàn)山:在湖北襄阳。西晋名将羊祜曾镇守此地,他去世后,当地百姓建碑纪念他。②鱼梁:襄阳两水中的沙洲。③梦泽:即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全诗借古抒怀,先议论,后写景抒情。 1.(2分)批注一:诗人为何不把“天寒梦泽深”写为“天黑梦泽深”? “寒”字不仅从触觉体现季节的寒冷,还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感怀身世的落寞心境;若改为“黑”字则仅从视觉来写眼前之景。 2.(2分)批注二:诗人为什么“泪沾襟”? 怀有对羊祜的敬仰之情, 对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有诗人对自己现在默默无闻、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 (二)(2024·随州广水市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组对话。 题木兰庙① 杜 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上祝明妃③。 【注释】①木兰庙:《太平广记》云,黄州黄岗县(今属湖北)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木兰乡。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②拂云堆:古地名,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③明妃: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晋文王讳昭,故晋人称其为明妃。 1.(2分)小杰:这首咏史绝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形象。 小方:是呀,读到诗中“ ”一句,我的脑海不由浮现出《木兰诗》中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奔赴沙场的飒爽英姿;读到诗中“ ”一词,又如见木兰少女情态,她也有女子爱美之心。 2.(2分)小杰:没想到木兰把酒思乡时,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不过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 小方:是的,她们二人都是女子,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身上都承载着 的重大责任。 弯弓征战作男儿 画眉 家国、民族(家国安定、为国纾难)(意近即可)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③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