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2524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即事感怀 课件(共13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811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即事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即事感怀 课内篇目 典型情感 ①通过记梦抒发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表达对理想的追求: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②表达对年华易逝、物是人非、好景不长的感伤: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③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感:李白《行路难》(其一)。 ④抒发对时世凋敝与人生凄凉的感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通过写山间行路的感受寄寓深刻的道理: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⑥表达因约客未至而产生的孤寂、不安、茫然的复杂心情:赵师秀《约客》。 ⑦通过“少年”“而今”的对比,表现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⑧表达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⑨抒发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和落寞孤寂的情怀: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常见意象 风、雨、酒、花、燕、夕阳等。 常用手法 ①借物抒情、借景抒情。②悲欢对比、今昔对比。③衬托、抑扬、讽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两则批注。 临江仙  苏 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②。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东坡:在湖北黄冈东。苏轼贬谪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②营营: 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 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 1.(2分)批注一:画横线句主要运用 的手法,烘托了词人内心的 之感。 2.(2分)批注二:尾句“江海寄余生”表达出 . 。 衬托(以声衬静) 茫然与孤寂 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隐逸 江湖的渴望) 3.(2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勾画出一个失意落魄却仍旷达飘逸的 诗人形象,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诗人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 ”表达想要挣脱尘世纷扰的心理。 我欲乘风归去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定风波·暮春漫兴① 辛弃疾 少日②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③。老去逢春如病酒④,唯有,茶瓯⑤香篆⑥小帘栊⑦。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释】①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②少日:少年之时。③钟:酒杯。④病酒:饮酒沉醉。⑤茶瓯:一种茶具。⑥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⑦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 1.(2分)校摄影社打算将这首词上片的意境实景拍摄出来,第一个镜头的脚本内容已经写好,请你补写第二个镜头的脚本内容。 【时间】暮春时节  【地点】江西上饶带湖畔 【人物】辛弃疾 镜头一:青年时期的辛弃疾风华正茂,头上插着春花,与朋友们饮酒作乐,趁着酒兴,策马游春。 镜头二: . . 年老的辛弃疾慵懒地倚靠着窗户,喝着茶来消磨时光,案上焚香的烟缕袅袅升起。 2.(2分)古典诗词中的“春归”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抒发欣喜之情;一种指春去,抒发伤春之感。你认为本词中的“春归”应取何义?请简述理由。 我认为指春去,抒发伤春之感。这首词写于暮春时节,词人以年少时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最后又以“夕阳中”结尾,抒发了伤春之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① [宋]张元干 三月晦②,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注释】①选自《全宋词》。②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2分)“醉后少年狂”一句借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的意趣,承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