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九年级第四次质量调研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1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九年级开展“浓情端午,家国天下”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语文实践任务。 1.以下是某同学为端午节撰写的介绍词,对加点字读音或字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甲】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传承千载,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乙】《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提到端午,人们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令人仰望的丰碑,他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精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包粽子、挂菖蒲、饮雄黄酒、贴午时符、缠五彩丝、龙舟竟渡……【丙】琳琅满目的习俗虽不尽相同,却都满载着人们驱邪避疫、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如今,我们过端午节,依然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习俗,此举章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与自信。【丁】因此端午节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传统节日。 A. “积淀”的“淀”读“diàn”,“以身作则”的“作”应写成“做”。 B. “哺育”的“哺”读“pǔ”,“鞠躬尽瘁”的“瘁”应写成“粹” C. “满载”的“载”读“zǎi”,“竟渡”的“竟”应该写成“竞”。 D. “祈福”的“祈”读“qí”,“章显”的“章”应写成“彰”。 2.下面是对介绍词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处“传统节日”后应该增加“之一” B.【乙】处书名号使用不当,应改为单引号。 C.【丙】处用“琳琅满目”形容“习俗”不贴切,应修改为“丰富多彩”。 D.【丁】处应该调整为“因此端午节不仅是传统节日,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古诗文默写(4分)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如屈原一样满怀赤诚,心系国家。请你根据提示,写下他们的心声。 情感 诗句 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情和人生追求。 (1)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抒发誓死报国的豪情。 (2)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4.以下是端午节的宣传对联,请根据上联,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短语组成下联。(2分) 上联:艾草摇风,万户祈福迎端午 下联: 【备选词语】龙舟、粽香、破浪、裹情、争渡、千帆、贺盛时 5.九年级拟邀请校长出席“浓情端午,家国天下”端午节文化活动周的开幕式,请你根据开幕式的具体安排写一份邀请函。要求:信息准确,字数不超过80个字。(6分) “浓情端午,家国天下”端午节文化活动周开幕式 目的 走近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时间 5 月 26 日上午 9 点 地点 学校体育馆三楼 主要环节 校长致辞、年级组长介绍活动周的主要活动等 邀请函 尊敬的校长: 您好! _____ 九年级端午节主题活动组委会 2025年5月 21 日 6.为了解节日习俗中人们的参与程度,小语在活动期间开展了端午传统习俗调查,以下是她整理的一组调查数据。请根据表格数据提炼两条结论。(4分)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老年人 年轻人 城镇居民(50人) 乡村居民(50人) 城镇居民(50人) 乡村居民(50人) 喜欢自己包粽子 63.8% 85.5% 29.9% 41.7% 结论一: 结论二: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产业”。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