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5552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3.2物态变化 练习课件+练习

日期:2025-05-0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827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教版,2024,科学,七下,物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物态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14 16 答案 C C D B A C C C B C B 题号 17 18 19 20 23 24 25 30 31 32 33 答案 C D B D C D D A C C D 题号 34 35 36 答案 D C C 一.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共2小题) 1.(2024春 宁波期中)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进行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情况不能确定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面的熔化,上面的没熔化 【答案】C 【解答】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选:C。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40℃的固态水银变成0℃的液态水银 B.冰变成水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答案】C 【解答】解:A、﹣40℃的固态水银变成0℃的液态水银,这是熔化,故A错误; B、固态冰变成液态水,这是熔化,故B错误;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这是凝固,故C正确;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这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二.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共3小题) 3.(2024 鄞州区模拟)2024年初,不少地方发生了灾害性天气一一冻雨。冻雨是一种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下列的物态变化与雨凇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的形成 B.霜打枝头 C.云雾缥缈 D.冰封湖面 【答案】D 【解答】解:过冷水滴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所以雨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该现象发生时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4.(2024 湖州一模)2024年初湖州出现冻雨,水滴下落时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如图)。这一过程是(  ) A.凝固过程,吸收热量 B.凝固过程,放出热量 C.凝华过程,吸收热量 D.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答案】B 【解答】解:水滴下落时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故选:B。 5.(2024 瓯海区一模)今年冬天各地文旅宣发,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最出圈的是哈尔滨旅游热,冬季景观中蕴含大量的科学原理,请回答问题。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以下,人们常把梨放到屋外冰冻成像石头一样硬的“冻梨”,吃之前再把“冻梨”放在0℃的水中“缓”下,缓好后的冻梨吃起来软糯多汁,更加清甜。关于冻梨的变化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缓梨过程中冷水结冰放热,使冻梨温度升高 B.缓梨过程梨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一定降低 C.梨冷冻过程只破坏了细胞壁,而使细胞液渗出 D.梨冷冻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 【解答】解:A.缓梨过程中冷水结冰放热,使冻梨温度升高,故A正确; B.缓梨过程梨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一定降低,可能仍为0℃的水,故B错误; C.梨冷冻过程只破坏了细胞膜,而使细胞液渗出,故C错误; D.梨冷冻的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三.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共2小题) 6.(2024春 海曙区期中)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D.该物质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min 【答案】C 【解答】解: ABD、由图像可知,从A到B过程中物质的温度呈上升趋势,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B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