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演讲词, 也叫讲演词、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讲话文稿。 它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演讲词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演讲词能够将演讲者的观点、主张等传达给听众,并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文体知识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正确深刻的论点、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文体知识 闻一多 1.了解文本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学习目标 请找出一个字来概括这篇演讲词带给你的感受。 是谁之怒 怒 怒之为何 怒与谁听 怒之何法 任务一 是谁之怒? 思考: 是谁之怒?结合《说和做》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任务一 是谁之怒?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任务二 怒之为何? 活动1.闻一多先生怒之为何?(结合文章背景和文章内谈谈原因。) 创作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改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和平,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疯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有人劝闻一多躲一躲,但他...... 任务二 怒之为何? 活动2. 阅读文章1—3段,思考让闻一多先生怒的到底是什么,以至于开篇就用“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来表达愤怒。 最卑劣最无耻的事 三层意思,逐层深入,彻底揭露了反动派制造暗杀李公朴事件的险恶用心。 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01 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只会偷偷摸摸暗杀; 02 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03 1、同学们,你觉得当时的现场应该 有哪些人? 2、那么针对这些听众,作者都用了什么人称?有什么作用? 任务三 怒与谁听?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