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6750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8637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测试题,九年级,常见,化学,第十
  • cover
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名称和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A.碳酸钠 、纯碱、 NaHCO3 B.氧化钙 、生石灰 、 CaO C.汞 、水银 、 Hg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2.关于常见的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的酸除盐酸、硫酸外,还有HNO3、CH3COOH、CH4等 B.可用硝酸银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C.浓硫酸敞口久置在空气中,会因为溶质的减少而浓度降低 D.打开盛装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3.小组同学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蒸馏水或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同时等速度注入各自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锥形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B.0~t1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C.t1~t2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 D.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说明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蒸馏水吸收CO2的效果好 4.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鉴别 B.物质的制备 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②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 ①海水“制碱”中的碱是指Na2CO3 ②选择合适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油 C.物质的应用 D.物质的提纯 ①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时间 ②用碳酸氢钠熔制糕点 ①用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②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A.A B.B C.C D.D 5.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为如图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A.单质或酸 B.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6.如图所示;甲瓶中可盛放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或者氢氧化钠浓溶液,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小花,小明同学通过调节阀门I、II或者改变甲瓶中溶液种类,能改变紫色小花的颜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若甲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II,可看到紫色小花不变色 B.若甲瓶中盛放浓硫酸,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II,可看到紫色小花变红 C.若关闭阀门II,打开阀门I,紫色小花变红 D.紫色小花变色是因为碳酸显酸性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表示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②表示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③表示向两份相同的等质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镁粉 D.④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混合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8.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无色溶液乙与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操作Ⅰ可判断出原混合物中含 B.固体粉末成分有二种可能的组成 C.固体粉末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D.无色溶液乙中溶质的质量为5.3g 9.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0~50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B.氢氧化钠固体是部分变质 C.100s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200s时溶液的 10. 某溶液中含有,为测定其成分的质量关系,悦悦同学取一定量该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溶液,再加入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沉淀为 B.段溶液的不断减小 C.c点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 D.原溶液中与的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