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 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及应用 1.A [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为氧元素,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所以X为镁或者锂,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所以可能为氮或磷,Y和M同族所以M为氮或磷,根据X与M同周期、XYZ4ME4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确定Z为氢元素、M为磷元素、X为镁元素、E为氧元素、Y为氮元素。A.元素电负性:O>N>H,正确;B.磷化氢、氨、水均是分子晶体,氨、水中都存在氢键,沸点高,磷化氢中没有氢键,沸点低,所以氢化物沸点:H2O>NH3>PH3,错误;C.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当出现第ⅡA族和第ⅤA族时比左右两侧元素第一电离能都要大,所以N>O>Mg,错误;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没有孤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错误。] 2.D [已知X、Y、Z、W、M、N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 Z原子的s能级电子总数等于p能级的电子总数,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W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为F元素,M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M为Si元素;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其中X、Y、N为金属元素,且Y与N同主族,X为Li、Y为Be,故N为Ca。A项,原子半径:M(Si)>Z(O)>W(F),错误;B项,第一电离能:Y(Be)>N(Ca),错误;C项,电负性:W(F)>Y(Be)>X(Li),错误;D项,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H2O)>W(HF),正确。] 3.C [Y、X、Q、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分析结构可知,Q正常情况应该成两个键,Q为第ⅥA族的元素,Z形成5个键,Z为第ⅤA族的元素,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空间结构,可知为,故Y为H,X为N,Q为O,Z为P。NH3和中氮原子均为sp3杂化,但是NH3中氮原子有一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更大,NH3是三角锥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键角:,A错误;X、Q、Z分别为N、O、P,沸点顺序为H2O>NH3>PH3,即正确顺序为Q>X>Z,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 第ⅡA族、第ⅤA族反常,故第一电离能:N>O>Mn,C正确;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PO4,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前者为中强酸而后者为强酸,D错误。] 4.A [X原子中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即X有6个电子,则X为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为O元素,基态Z原子K、L层上的电子总数是3p原子轨道上电子数的两倍,K层2个电子,L层8个电子,其3p轨道有5个电子,则Z为Cl元素,基态W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W有d轨道,价层电子排布为3d54s1,W为Cr元素。与Z(Cl)为同周期的Ar第一电离能最大,A错误。] 5.C [由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仅Y、Z位于同一周期,则W为H,X的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4倍,即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1,即X为B,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Y为Si,Z基态原子最外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Cl。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BO3,H3BO3是一元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 [B(OH)4]-+H+,C错误。] 6.C [短周期主族元素M、E、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M、E、Z位于同一主族,因此M为H,E为Li,Z为Na;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的多1,所以X是B,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元素的大,所以Y是N。原子半径:Na(Z)>B(X)>N(Y)>H(M),A错误;电负性:N(Y)>H(M)>B(X)>Na(Z),B错误;NaH为离子晶体,熔点最高,C正确;碱性:LiOH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