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河北专用】 第一部分(1~7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爱河北,护长城”主题活动结束后,小冀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河北最具代表性的人文符号,当数长城;而最能代表长城气质的,就是山海关。长城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山海关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长城穿越崇山峻岭,逶迤至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在此处(甲)挽着大山的情怀,(乙)揽着大海的浪漫,以自己为樽,勾兑着山与海600多年的缠绵。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B.因为 所以 C.一边 一边 D.不但 而且 2.有同学认为画线的句子放在这里不合适,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_____(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_____(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3.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 ②(bǐng chí)_____ 4.文段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ú) B.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ú) C.松柏苍郁(yú) 风尘仆仆(pū) D.松柏苍郁(yù) 风尘仆仆(pū) 5.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6.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①筹划 ②一幅画 ③管理)。(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7.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第二部分(8~22题56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16分)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栗疏》) [注]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不复出焉不敢出一言以复 B.不足为外人道也或异二者之为 C.不顾廉耻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饥之于食不待甘旨不知其旨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